震後災區第一場雨,雖不算大,卻讓災難的無情和殘酷性表現得更充分。不少地震後不敢回家、住在簡陋帳篷裏的村民,在雨中焦急等待救援物資。現在震區天氣不算太冷,不下雨的話,住在這樣的棚子裏甚至直接露宿,還可以忍受幾天,但一旦出現降雨,一家老小泡在水裏的滋味不好受。除了住的問題之外,民眾的吃飯、飲水、醫療、日常生活,都是災區面臨的問題。
目前,蘆山地震後72小時已過,雖然救人仍不能輕言放棄,但就災區實際來説,目前人員救援已經告一段路,救災工作也面臨“轉段”。當然,這絕不意味著抗震救災的任務即將完成。受災民眾的困境和憂慮,提醒我們更艱巨的任務還在後面。
此次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冰冷的死亡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這是災難最讓人痛徹心扉之處。而據記者在地震災區的觀察,此次地震不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而且還造成大量的財産損失。尤其是在一些地方,人員傷亡並不算嚴重,但村民房屋絕大部分受損成了危房。有的人家花費大半輩子的積蓄蓋起兩層小樓,還沒有入住就被震成了危房。此外,一些災區農民家裏土地並不多,平常吃的都靠買,地震後吃飯成了大問題;還有飲水問題,災區供電供水中斷,生活用水無法保障,一些山區民眾直接喝渾濁的山泉水,出現了集體腹瀉等症狀。
這些存在的問題,説明地震災區為什麼需要政府和各界的有力支援,也説明災區民眾為何對救災物資翹首以盼。親人同胞被災難奪去生命,固然是最悲痛的事,但逝者長已矣,生活還得繼續。只有安排好受災民眾的生活,才能真正實現逝者安息,生者堅強。而且,災後恢復重建和救災物資的分配,關係民生和社會穩定,也考驗地方執政的公平和效率。
隨著災區救援告一段落,逐步冷卻的還有各界關注聚焦災區的熱度。隨著救援人員和記者的陸續撤離,在聚光燈下工作的地方政府和公共部門,又回到了常態,而因災難形成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動人景象,也將逐步回歸日常。一些地方的一些做法,將不得不面臨公眾習慣性的不信任和質疑。比如救災物資的發放的不滿,比如對公益捐助透明度的追問。
這就要求,主導救災的地方政府,還要像當初救人一樣,高度重視和負責任地做好災後恢復重建和救災物資發放。並且,災區心理和物理的重建,政府公信力的重建,都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更多的投入。這個任務,可能比地震之後全力以赴救人更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