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新一屆陜西省書法家協會“領導陣容龐大”,其中主席、常務副主席等加起來足足有64人之多,網友由此感慨“膨脹得也太厲害了”。而據記者核實,除去兩名兼職秘書長,該協會新近選出的主席、常務副主席、副主席、名譽主席、顧問以及秘書長加起來一共52人,另有10名副秘書長,該協會領導數量高達62人。如爆料人所説,上述成員中不乏在職及退休政府官員。(《南方都市報》1月23日)
陜西固然是文化大省,但一個省級書法家協會有多達62名領導,這仍然讓人納悶:不知道這麼多領導在書法上曾有過怎樣深厚的造詣?也不知道這個協會到底是致力於書法藝術的文化機構,還是僅供圈內人士努力攀附權力的惡俗場所。
書法雖然是國人引以為傲的國粹,但隨著電子輸入方式的廣泛普及,傳統書寫模式日益式微,因此一些文化人士曾大聲疾呼,認為應儘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書寫考級體系。理論上,這也正是各地書法協會存在的重要價值之一。
書法協會以促進和提升社會書寫水準為己任,但書法協會之外的領導級別高低並不代表同等的書法水準。現實中,有的領導書寫水準尚可,也有一部分領導的書寫接近於醫生的“天書”藥方。這並非刻意詆毀少數確有一定書法水準的領導,一是書寫優秀者的人數確實太少,二是水準真要高到一定專業水準,恐怕難上加難。
作為業餘愛好,無論是在位還是不在位的領導熱衷於書法,即便附庸風雅也不見得是壞事。但既然是書法,就應脫掉權力“袈裟”,自覺遵守書法的評價體系,這樣才能捍衛文化本色,真正達到既促進書法進步又提升個人書寫水準的目的。無視書法既有規律,權力肆無忌憚地侵入書法協會後大搞分果果、排座座,投影之下滿是權力的意淫與狂歡,怎見書法水準的提升?
另一個問題是,作為社會組織的書法協會,理論上那些領導均是協會成員遴選出來的內部“公僕”,其主要責任是牽頭服務於會員,而非振臂一呼,高高在上,笑納膜拜。怎麼看“領導陣容龐大”現象,都像是那些領導對社會組織這一形態的社會功能的曲解,也是權力通吃的慣性表現之一。
我倒覺得,本著如同入會章程裏規定的促進書法發展進步的初衷,也考慮到這麼多領導未必真有時間或真能撲下身子服務會員,倒不妨曬曬這些領導的“墨寶”,一來“墨寶”不屬於保密範疇,也可在交流中得到相互促進;二來還可借此“比武”,為那些確有真才實學的領導“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