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編制裏”不如“埋在春天裏”

時間:2013-01-15 14:40   來源:濟南日報

黎青 作

  哈爾濱448名事業編環衛工近日正式上崗。此前招聘共有2954名本科生、29名研究生報名。落選的王洋稱,“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編制裏。”(1月14日《華商晨報》)

  不要嘲諷王洋,和他一樣農村出身的這代人乃至上代人,都是在“成為在政府裏面工作的人”這樣的輿論環境里長大的。從考上大學的欣喜若狂、舉家慶祝,到考上公務員後上墳燒紙、感謝祖宗庇祐,再到身邊親朋“他們家在政府有人”的別樣眼光,都在無形中鼓勵著農村學子拼命爭取好成績,給自己一個交代,也給身邊輿論一個交代。“死在編制裏”是一句決絕的、沒有迴旋餘地的話。其實這樣的話之前曾被無數次重復過,“砸鍋賣鐵也要供你上大學”,“在城市當一條狗也別回農村”,“不爭饅頭爭口氣”……人們曾經是那樣地熱愛編制,以進入編制為榮,以失去進入編制的機會為辱。二三十年過去了,市場化的就業競爭已經削弱了編制的誘惑力,但是沒想到仍然有那麼多年輕人對編制擁有如此熱烈的期望。

  如王洋所言,編制意味著戶口,而戶口會帶來不同於非編制人員的就業、福利、教育等一系列社會保障,可見編制對年輕人的誘惑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如果編制只是一個為公眾服務的體系,成為編制內人員只會強化公眾對其職位的監督,而沒有捆綁那麼多的福利,王洋還會説“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編制裏”嗎?

  為了一個編制內職位,千人競爭一個名額,忘卻理想與愛好,對編制的熱愛這時候已經帶有偏執的色彩。熱衷於成為編制中的人,只看到了編制的好處,卻沒發現編制的限制,比如普通職位的辛勞,比如並不算高的薪水,還有渺茫無望的上升空間……如果只求一份安穩和一種表面的榮光,那麼進編制尚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想要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何不考慮放棄編制這座獨木橋,到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一試身手?

  有首歌曾唱道:“請把我埋在,埋在春天裏。”“春天裏”意味著自由、理想、公平、夢想等等,體制外的就業市場雖然一樣競爭激烈,但是相對於體制內的論資排輩、關係橫行,還是更容易讓一窮二白的年輕人得到更多機會。“死在編制裏”是一種狹義的成功觀,是不撞南墻不回頭的一根筋,這種觀念早已落伍,只有在更開闊、更公平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才有資格唱出那句“請把我埋在,埋在春天裏”。(韓浩月)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