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哥”高調吁求,如果能夠因此讓更多人了解、關心公益界,解決阻礙公益組織大發展的觀念和制度問題,則更是善莫大焉
近日,網名“威風老虎”的公益組織從業者徐振軍在網上搞起了行為藝術。在微博上傳的照片上,這只“老虎”面帶微笑舉牌,提出“要加薪”“求關注”等呼籲。徐振軍也因此被網友稱為公益界“加薪哥”。(11月2日《新京報》)
“加薪哥”一齣,立即有不少人認為他想出名、太矯情。在不少人看來,參與公益活動的,就該是自願、無償的志願者,怎麼還有嫌工資低的?而且還説得那麼苦:工資低、缺保障,超時超負荷工作……哪一個才是真實的公益界?
事實上,兩種情況可能都是真實存在的。一些境外公益機構、資金來源穩定的非公募基金,管理上比較規範,工資待遇相對也高一些;還有一些傳統的公益組織,主要工作是接收捐贈,不需要自己搞活動、做項目募款。尤其是一些大型捐贈活動,涉及款項巨大,提取不超過10%的行政管理費後,經費一般算有保障。
不過,上述公益組織,在數量上只佔很小一小部分,大量的民間草根公益組織,從業者生存狀況堪憂,對人員要求不低,待遇保障卻很差,留不住人才也無法吸引人才,長期在低水準發展,無法形成氣候。
從這個意義上説,加薪哥的吁求並不能説是作秀。他説自己的工資待遇並不差,主要是為公益界的同行爭權益,並吸引更多人關注公益、理解公益、參與公益。如果能夠因此讓更多人了解“月亮陰影”下的公益界,解決阻礙公益組織大發展的觀念和制度問題,則更是善莫大焉。
“公益哥”引發的思考還不止於此:首先必須轉變一個觀念。公益事業是建立在善心、自願基礎上的,但做公益不是沒有成本的。現代公益事業,需要專業組織和專業人才,有時候成本還很高。與主要作為捐款轉机站的傳統公益機構不同,大量民間草根公益組織,主要從事教育、養老、扶貧、助殘等公共服務事業,需要策劃活動募款、跟蹤監督項目實施,還要雇用專業人員負責項目執行。以公益養老為例,照顧老人,不僅需要場地、設施,還需要大量的護理、醫療人員,不僅需要細心和耐心,還要有專業技能,這些都需要支付很高的成本。對這類公益機構來説,項目執行人員的工資薪酬佔了很大比例,10%的行政管理費,只是杯水車薪。
國外這類公益機構,募集資金幾乎全部用到項目執行和人員工資上,有時候甚至還不夠。其實只要資金使用公開透明,讓資助人和公眾判斷錢是否花到了刀刃上,比設定一個不夠科學的支出標準要有用得多。區分不同的公益機構和項目,改變“行政管理費不得超過10%”這個一刀切的標準,也是“加薪哥”的主要目的。
一方面,我們對公益從業人員抱有過高的道德要求,不願承認做公益是有成本的;另一方面,個別公益機構只滿足於坐收管理費,甚至搞經營自肥,而不願意涉足艱巨的公共服務項目。這是造成我們的慈善組織不夠專業、慈善事業總也長不大的重要原因。當前社會對公益慈善的需求和熱情都很高,只有打破公益觀念、法律制度上的障礙,公益組織才能迎來預期中的大發展。從這個角度看加薪哥的各項訴求,不但不矯情,還顯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