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報道,記者近期在吉林、江西等地調查發現,政府採購領域腐敗現象頻發,有些地方在政府採購中吃回扣已成“明規則”。一些專家指出,政府採購在“審批關”、“招投標關”和“公告關”都存在漏洞,使監督形同虛設。
“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句電影臺詞已成為一些政府採購的最好注腳。電影《大腕》中的人物説“只買貴的”是為了擺闊,或是為了“豬鼻子插蔥——裝象”,而政府採購顯然既沒必要“擺闊”也沒必要“裝象”,採購的無論是貨物、工程還是服務,如果價格比個人購買還要貴得多,其高出部分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人慷納稅人之慨,讓公眾為其腐敗買單。
本為引進競爭、節省支出的政府採購,為何被念歪了經?“陽光”為何異化為一個明亮的“幌子”?“審批”是松的,“招投標”是假的,“公告”是模糊的,就好像曹操放行的命令早已及時傳遞到邊關,關羽過五關也就用不著斬六將了。“競爭”既然是虛擬的,或者説在經過人際關係博弈與賄賂比賽這兩場“預選賽”後,勝出方不用“決賽”就已內定為冠軍了,那接下來的一切不就是一場遊戲了嗎?
去年,雲南省昆明市多個部門被曝集體“高價”採購,其中,昆明市財政局採購4台伺服器、68台臺式機、8台筆記型電腦,成交價57萬餘元,竟比市場價高出一倍。有律師一針見血指出,財政局既是採購需求人,也是審批人,還是監督人,“如同自己刀削自己把,監督無從談起”。
金庸武俠小説裏説周伯通被困桃花島時,閒極無聊就練習左右手互相打架,竟練成了左右互搏絕技。對此“絕技”我一直很不屑,因為武功是為了剋敵制勝,而左手打右手也好,右手打左手也罷,都不會傷害到周伯通的身體,歸根到底也就是一種“遊戲”。政府採購這套從發達國家引入的公共採購管理制度,之所以會産生“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變異現象,在我看來,就在於對政府採購的監督未動真格,原本可以一招制勝的,卻始終在玩著“左右手互搏”的遊戲。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