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個稅起徵點別把人給弄暈了

時間:2011-03-16 11: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國目前的個稅起徵點大體與每人平均國民收入持平,在國際上屬較高水準,因此上調幅度空間不大。基於我國實際情況,建議這次上調10%左右,即從2000元提到2200元較適宜,過高調整反而會惡化整體收入分配格局。經濟學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如此建議。(《新快報》3月15日)

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不管是人大代表議案,還是政協委員提案,都不約而同地關注了個稅改革問題,其中個稅免征額之爭,更是焦點中的焦點。

個稅免征額之爭,關係社會縱向公平。作為調節貧富差距,體現社會公平的工具來説,個稅本身的公平機制對於自身權威、發揮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個稅免征額之爭,也體現了中國“稅感”時代。山東一位政協委員説“饅頭稅”很高時,網民對於“饅頭稅”的熱議超乎意料,不到半天時間,各種評論和跟帖充斥網媒。車船稅草案稿向社會徵求意見時,不到一個月留言和建議就多達10萬條。大家如果留意網上的各種話題熱點,稅收最能觸動大家的敏感神經。這是一個好現象,説明我們的民主意識、權利意識正在崛起,這對社會進步不無意義。

但是,我們期望的爭論,是站在理性背景之下,有意義的爭論。可現在,個稅起徵點之爭恰恰陷入無序狀態,可以説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對於改革毫無意義。官方透露可能是3000元,人大代表議案提交的是5000元,著名學者則各執一詞,茅于軾建議8000元,有的喊出1萬元的説法,現在華生又説不易過高,應該提高200元,明顯陷入“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局面,普通民眾則有種“雲裏霧裏”的感覺。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官方對個稅改革資訊披露不全面所致。3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個稅改革草案,但是官方透露的資訊只是“國務院原則通過,待修改後提交全國人大”。至於具體內容,官方惜字如金,既沒有透露更多的資訊,也沒有公佈改革的原則、依據、時間表和路徑選擇等,因而引起民間的過度猜測。

所以,及早公佈個稅改革的可信資訊,是促進個稅理性討論的需要,也是保障納稅人知情權。(李寧)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