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教育要發展,除內修其身之外,還需要兩大外力助推,一是科技,一是資本。科技和教育有著互為支撐的親密關係,資本則是促進教育改善和發展的重要動力。
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終於達到了GDP的4%。在欣喜之餘,業內都明白,這只是一個新的起點,因為這樣的投入比例是遠遠不夠的。曾有數據顯示,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準為4.9%,發達國家為5.1%,欠發達國家為4.1%。美國的教育經費總投入佔GDP的比例長期保持在7%左右,德國計劃2015年將比例提升到10%;日本早在1998年已達到6%,印度1998年還處於3.8%,2005年已達到5%,連菲律賓也達到了4.2%。
與政府投入不足同樣尷尬的,是社會對教育的投入不足。在教育這個領域,仿佛有道天然藩籬,阻礙著外資和民間資本進入。中國教育實在迫切需要海納百川的氣度,將資本請進來。
中國加入WTO12年來,外資像潮水一樣涌入,世界500強在中國遍地開花,“Made in China”的標識在世界各國隨處可見。教育也在“入世”的春風中煥發了生機,欲與國際接軌,但又像裹了小腳,步子總邁不大。
2008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 合作辦學條件》開始施行。政府鼓勵引進外國優質教育資源,鼓勵在部分教育領域開展中外合作辦學,但義務教育和軍事、警察、政治等特殊教育除外——也算是為教育對外開放打開了一扇窗。然而在具體操作上,外資準入有限,條件嚴苛,程式繁瑣。如今在中國開展起合作關係的國外教育機構屈指可數,大部分還處於草創或剛剛起步階段。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市場,但目前市場為教育融資的能力受到了限制。譬如,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從來不在同一起跑線,而且起點相差甚遠,“身份”不同,地位迥異,難以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以學前教育為例, 2012年廣州市教育局撥給學前教育的費用預算是3.05億元,而佔全市幼兒園七成的民辦幼兒園只有1億元的財政撥款,市內8所機關幼兒園則另外獲得了8349.82萬元的財政預算資金。另有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民辦幼兒園無論在幼兒園園數上還是在教職工人數上均已經超過公辦幼兒園,已成為我國學前教育的主力。
辦教育的目的最純潔的,應該是政府。政府有維護公民受教育權利的義務,尤其是保障貧困家庭、特殊人群、不發達地區適齡兒童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普及,有益於全民素質的提高,可以降低犯罪率,減少貧困,是增強社會文化的象徵。所以,政府辦教育應是公益性質。而公共教育是政府履行義務的形式,政府將大量的財政資金投入到公辦教育,就應該是普惠的、公益的、面向全民的,尤其是為最底層最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基本的教育保障。而民辦教育則應更多地滿足一部分對教育軟硬體有更高要求的人群的需求,以靈活的辦學思路、與國際接軌的辦學特色,以生為本的優質教育服務意識,成為教育的另一道風景。
民辦教育能紓解公共教育的壓力,加速教育的發展,增強教育領域的活力和競爭力,為學子們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但民辦教育的辦學身份一直尷尬,又因公辦學校爭利,發展空間大大受限。
其中最嚴重的是本末倒置:越來越多的公辦幼兒園、學校享受政策利好,辦成了高端園和實際的重點校,環境一流,師資雄厚,卻只吸收優質生源,挑肥揀瘦,而要求民辦教育盡普惠性的“義務”。公辦與民辦職能的倒挂,嚴重打擊和阻礙了民間資本投身教育的積極性。公辦和民辦教育若能分工明確,各安其命、互為補充、互相促進,是有益於教育發展的。
資本是活水,能給中國教育帶來新鮮力量。教育要發展,需要放開民間辦學,市場能解決的就讓市場去解決,尊重公平,提倡多樣化,才能激發更大的辦學活力。鼓勵、支援外資和民資投身教育,不應只是紙上談兵,而須落到實處。(信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