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

時間:2012-05-08 13:4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日前,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在調研城市污水處理時說:“檢驗溫瑞塘河治污成效,不以部門報上來的數據為準,要以環保局長和公用集團董事長帶頭下河遊泳作為河水治理好的標準”。此事經報道後,眾網友就忙著去給環保局長和公用集團董事長找“遊泳勝地”。(《都市快報》5月6日)

  “下河遊泳”說是強調治污要講求實效,即“不以部門報上來的數據為準”,而以能夠“下河遊泳”為準。其間的關鍵點在于體察,在于感同身受,而不是流于文牘的層層匯報、數字遊戲。這些年來,一些地方為何年年治污年年成效不大?為何只見財政資金投下去,卻少見群眾滿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相關部門負責人並沒有切實履職。

  盡管效果不佳,但相關部門在匯報情況、接受媒體採訪時,卻振振有詞,誇誇其談,總能列出一串串數據來說明所做的工作。無數鮮活的事件,大都在這樣的數據中被高度抽象,而某些官員也沉湎于數字遊戲並自得其樂。要求環保局長及公用集團董事長帶頭“下河遊泳”,正是對此種為政者缺乏體察的不良風氣的一種糾偏。

  官員理政不應總是高高在上,而要切實體察底層民情,打撈那些“沉沒的聲音”並及時回饋。唯有如此,才可能形成積極的官民互動,共同推動城市污染的治理,從而實現良性的社會管理。那些遍布城鄉的污水河、垃圾河,早已擺在那里,日日陪伴著也襲擾著民眾,它們過去之所以沒有受到應有重視,無非是因為相關職能部門缺乏感同身受的體察罷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