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模式證明免費醫療不差錢差決心

時間:2012-04-05 13:49   來源:觀點中國

  只要繳納150元“門檻費”,“參合”農民因病在鄉鎮衛生院住院“全報銷”。自2011年8月起,國家貧困縣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試水”農民看病“全報銷”,讓農民看病就醫發生了巨大變化。據桑植縣衛生局局長陳俊文介紹,通過將新農合資金用好用足,改革基本沒有增加桑植縣的財政負擔。(4月3日 《中國青年報》

  陜西神木縣開國內先河,提前實現全民醫保,吃“免費醫療”的螃蟹。此舉受到了公眾普遍歡迎,不少人建議推廣神木模式。如今,湖南桑植縣參合農民花150元就可實現住院全報銷,令人不禁心生期待。桑植沒有神木那樣豐富的煤炭資源,財政收入也只有神木的十分之一,卻敢於推出住院全報銷的大手筆。其他地區不汗顏麼?有的地方經濟實力雄厚,為何沒有貧困縣桑植這樣的勇氣與擔當?雖説《人民日報》有報道説,只有極少數國家完全免費醫療,桑植縣新農合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免費醫療,但是農民只花150元門檻費就可以住院治療,這樣的準免費醫療模式依然讓人嚮往。

  神木免費醫療模式推出之初,我也曾擔憂:比如,在“免費醫療”的激勵下,醫生和患者過度佔用醫療資源,影響其他患者利益,財政入不敷出,怎麼辦?再比如,政府如何完善監管措施,確保免費醫療服務品質,等等。在免費醫療的誘惑下,儘管神木曾出現患者住院井噴的局面。但是當地政府預見到了病床爆滿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縣免費醫療政策步入正軌,並未出現財政負擔難以為繼的局面。實際上,神木一年每人免費醫療花銷是330元,完全在政府的財力範圍之內。同樣,桑植縣已做好看病人數井噴的準備,對遏制過度醫療也制定了相應對策。據桑植縣衛生局局長介紹,通過將新農合資金用好用足,改革基本沒有增加桑植縣的財政負擔。為了防止過度醫療,桑植縣農合辦和鄉鎮衛生院簽訂了服務協議,加強對患者入院審查、住院治療、出院報銷等各個環節的監管。

  神木醫療模式出現以後,衛生部部長陳竺認為照神木模式推廣,“大概五分之一的縣都可以做起來”。原民政部官員王振耀也算過一筆賬,全國都按照神木的標準實行免費醫療的話,4300億可以實現——而在每年7萬億的財政收入下,這只能説明“有錢不會花”。要我説,地方政府不是“有錢不會花”,而是寧願把錢花在形象工程、“三公消費”上面,也不願增加醫療衛生事業投入。從神木模式與桑植模式看,醫療投入不足關鍵不是差錢,而是差決心、差責任。儘管好多地方不具備神木那樣的煤炭資源,但是經濟狀況比桑植好得多。從財政收入中劃出每人平均330元的醫療“蛋糕”,並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僅醫療事業如此,其他公益事業也是這個道理。比如,東莞石排鎮推出從幼兒園到博士的免費教育模式。海南貧困縣昌江實行免費學前教育。陜西神木、吳起實行15年免費教育,陜西府谷、鎮坪實行12年免費教育,再比如,寧夏首創高齡老人津貼,廣西防城港率先落實孤兒最低養育標準,都體現了地方政府的公共財政情懷。

  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回歸醫療公益本質,公眾一直充滿期待。政府為方便民眾看病,承擔醫療費用支出,就是這種公益功能的體現。政府以免費醫療贏得民眾信任,是樹立政府公信形象,實現政府與民眾利益雙贏局面的良好契機。免費醫療支出的實際上是公益成本。可以體現政府對公共衛生事業的責任擔當。如果在推廣神木、桑植模式的同時,參照香港醫療經驗,把醫院做成公益事業。統籌轄區醫療資源,打消醫院創收念頭,還有利於擠出醫療産品的暴利空間,減少地方醫療投入壓力。

  貧困縣實現農民看病“全報銷”,神木模式如此容易被複製!看來,發展公益醫療事業,政府的決心比財力更重要。不説全國搞免費醫療,發達地區完全可以先行先試。其他地方即使不願複製神木、桑植模式,也可以探索廉價醫療模式。不讓民眾繼續忍受看病貴困擾。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