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大閘蟹的新聞頻頻見於報章,而産地相關權威人士不失時機宣佈,量有限,會漲價。同時,市面上蟹券橫飛。蟹未到,金已擲。送禮的、收禮的,估計在乎券上金額多於在乎蟹的味道。(9月21日《姑蘇晚報》)
螃蟹越來越不像螃蟹了。前幾年月餅埋金藏銀,“吃的人不買,買的人不吃”,月餅已不是一個餅了,而成了“公關”載體。今天的螃蟹,正步其後塵,爬向腐敗。數百、數千元的“紙螃蟹”,濃縮在二指寬的禮券上,不是貨幣勝似貨幣,不但收禮輕鬆,而且轉贈、兌現也輕鬆。螃蟹本是尋常物,卻離百姓越來越遠,原因就在於“腐敗因子”的注入,遂使“蟹已不蟹”。
可以斷言,橫行的“紙螃蟹”還只是初露“腐敗”端倪。蟹老闆們説得很自信,也充滿邏輯力量:只要“送禮公關”有需求,“紙螃蟹”方興未艾。在商言商,與其將“腐敗螃蟹”的板子打在蟹老闆的屁股上,不如反思為什麼“腐敗需求”源源不絕?
“紙螃蟹”是面鏡子,還反映出另一個深層次的問題:腐敗正在“常情化”。這個現象傳遞的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就是腐敗底線的下沉。與貪贓受賄相比,送禮收禮不顯山不露水,在一些官員眼中已成“小事一樁”,“受禮不受賄”甚至成了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香港反腐的成功經驗,很重要一條是對腐敗“零容忍”,哪怕只貪一元也不能容忍。用“零容忍”來衡量“紙螃蟹”、衡量“受禮不受賄”,能得出什麼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