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請放慢腳步等等你的貧困人口

時間:2011-08-05 16:07   來源:人民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11年城市藍皮書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國城鎮人口為62186萬人,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7175元,中國目前城市合理的貧困線在每人平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間,全國貧困人口數約為5000萬人。(《京華時報》8月4日)

  這數字儘管被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認為“顯而易見保守”,但5000萬這個數字本身,已經不得不令人直視大量存在的城鎮貧困這個事實。

  什麼樣的人容易在城市裏成為貧困人口?在民政和統計部門近年一直劃定的7%-8%的城鎮貧困率中,無勞動能力、無法定供養人和無其他收入來源的 “三無人員”佔5%左右;而餘下的新增貧困人口,其貧困成因是與近年的社會經濟發展有關的:結構調整中的下崗、失業人員;因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導致的實際收入下降。也就是説,我們的城市,一方面在不斷地製造發展的奇跡,一面也在社會經濟改革的深化中不斷地製造貧困人口。這不禁讓人想起那句最近傳播的句子:中國,請放慢你的腳步,等等你的靈魂。套用這個句子,我想説,城市,請放慢你的“發展”,等等你的貧困人口。

  這兩天,有一部被院線冷落但頗受輿論關注的電影《鋼的琴》。輿論借此回溯國企改制過程中大量存在的下崗工人群體。無疑,那是隨著“改革”産生的一群城市貧困人口。這是一部讓人憂傷的電影。除了國企改革和産業結構調整産生的城鎮貧困人口,那些資源枯竭型的城市裏失去生計的勞動年齡的居民、那些退休較早僅靠1000多元退休金勉強過活的老年人、還有上億的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家庭成員……5000萬、7%-8%的貧困率,絕對是一個被大大低估了的貧困。如果説為數不少的“三無”人員的貧困處境是由於無法更改的客觀因素造成的,那麼,新的城市貧困人口出現的成因,則需我們萬分警醒。

  是否延續之前的發展路徑,單單靠經濟發展速度來增加就業減少貧困?但如果我們分析新增城市貧困的成因,恰恰可以説的一點是,經濟總量的增加並不必然減少城鎮貧困總人口。甚至,如果我們再不放慢經濟發展的腳步,結果將是:城鎮貧困問題將幾乎無可避免地加重。有資料顯示,1999年的城市貧困發生率比1995年上升了10%;而 2005年城鎮人口貧困發生率為6%~8%,高於同期農村2.6%的水準。

  這似乎是一個愈加明顯的趨勢:在發展的道路上,我們的一條腿邁得太過,以至於另一條腿卻太慢太慢。一方面,作為市場經濟發展、體制改革與結構調整的代價,一批人所乘坐的發展列車在拐彎時脫軌了;一方面,脫軌之後,社保、醫保等保障體系或者缺位或者失效(藍皮書中披露的“貧困人口是低保受保人數的兩倍”,即為注腳),他們由此成為發展的犧牲品。他們的名字,叫做城市新增貧困人口。

  如果考慮到國民收入不公的矛盾,考慮到分配體製造就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事實,新增城鎮貧困人口擴大將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趨勢。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即便那些統計意義上“被中産”的城鎮人口,也將産生階層墜落的貧困焦慮。

  5000萬城鎮貧困人口,是橫亙在城市發展耀眼成果上的一道醒目傷疤。城市發展的步伐不妨放慢前置一隻腳,加快後一隻腳。在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實現共同富裕的龐大體系建設中,是否該首先針對性地對這個新披露的5000萬城鎮貧困人口制定出一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呢?只有將城鎮貧困率控制在最低限度,才能為下一步的改革減少障礙,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