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萊陽種地的日本企業朝日綠源公司至今仍未贏利。據昨天的新京報報道,5年來,這家公司已成為當地農民的笑柄。2006年,朝日綠源公司由日本朝日啤酒、住友化學和伊藤忠商事三家公司合資而建。這三家公司均為世界500強企業,從事農業生産這還是頭一次。當年,朝日綠源在萊陽租下1500畝耕地,用來養殖奶牛,種植玉米、小麥、草莓等,租期20年。
在這篇新聞中,記者用了大量篇幅描述了當地村民目睹日本公司種地模式後,痛心疾首的模樣,“他們完全拿地不當回事。”萊陽大明村村民説,朝日綠源的種地方式讓當地人看著心疼。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甚至不除草,一畝地的産量僅是當地人的一半。但是另一方面,新聞又描述了朝日綠源公司暫時的虧損、美好的前途。
當地農民用化肥種出來的草莓賣十幾元一斤,而他們種出來的能賣100元一斤。朝日綠源公司出品的牛奶單價比普通年奶貴出很多,在上海市場銷量每個月都增長20%,前途遠大。然而,當地農民對此並不理解。文章似乎想表達這樣一個意思:將日本朝日綠源公司視為笑柄的當地農民,恰恰才是那個該被嘲笑的笑柄。
當地農民視日本公司為笑柄,這是可以理解的。日本公司採用的其實也不是什麼高科技,用的正是我們幾千年來一直在用、最近三十年才被拋棄了的傳統種植方式。朝日綠源的玉米地不打農藥,去年7月遭受蟲災,成千上萬隻蟲子爬過了田埂,而我們的地裏,蟲子習慣於跟農藥打交道,練就了百毒不侵、鐵打的身體。日本人種地先到田間地頭鑽土取樣,而中國人講究的是人定勝天,什麼樣的地能種什麼樣的菜這都不是問題,先天不足後天補,有各種各樣的化肥農藥在手,缺什麼都不怕。
不可否認,用朝日綠源公司這種模式生産出來的農産品安全可靠,但它是以犧牲生産效率為代價的。日本公司可以租塊地,搞這種不計産量的高端農業,但對大多數人來説,能吃上飯,買菜無憂,沒有通脹的煩惱更重要。100元一斤的草莓不是每個人都吃得起的。當然,這不代表我們只求産量對品質沒有要求。誰都希望能精耕細作,人人都能吃上純天然的綠色有機食品,但這需要條件,13億人的吃飯問題擺在那裏,如果所有的土地都拿來搞這種模式,到時誰來幫我們解決吃飯問題。
食品安全不是要回到農耕時代,在農業也日漸工業化的時代,這顯然不是一個值得大面積推廣的商業模式,論産量,不及人家的一半,好不容易種出塊玉米地,還讓成千上萬隻蟲子吃了去;論成本,“他們的奶牛吃得比人好。”更關鍵的是,目前看來,這種生産模式只能滿足一部分有錢人的需求。
問題的實質不在於能不能用化肥,施不施農藥,而在於防止濫施和濫用。就在朝日綠源公司對面就有一個以大工業生産方式生産的龍大蔬菜基地,90%的蔬菜出口到了以準入標準嚴格著稱的日本,可見,不管用什麼方式,重要的是有一套嚴格的品質標準約束。一個過於追求綠色,一個過於追求産量,理想的模式應該是兩種的中和。至少,日本人是在“伺候”土地,而我們,則是用化工品摧毀土地,這一現狀應該得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