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民發帖稱雲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縣城至三江口二級公路(新三公路)試通車第二天就發生坍塌事故,造成2死2傷。網民質疑這條“史上最短命公路”。儘管省派專家組認為屬於“強降雨引發的自然災害”。但新三公路建設存在未批先建、趕工期和未經竣工驗收即試通車等問題。(7月11日《京華時報》)
這起“史上最短命公路”的“短命黑手”又指向老天爺,這不足為怪。因為老天爺不能張嘴辯解。當地交通局局長還拋出了一個“單點暴雨”的新詞,稱單點暴雨導致公路路基鬆軟,公路上方的溝渠和涵洞被堵塞,最後積水形成衝擊力致公路路基垮塌。
退一步説,如果這條路特別受老天爺“眷顧”,這裡常常出現“單點暴雨”,那道路設計、建設應防患于未然。但新華社記者到公路坍塌的地方查證發現,被沖毀的擋墻主要由磚石砌成,而鋼筋混凝土擋墻相對完好。為何用磚石砌擋墻呢?
難怪網友批評這是豆腐渣工程。此類豆腐渣工程,民眾格外心痛。而此類工程此起彼伏,主因不外乎還是規劃不週、工程設計不良、施工監理程式虛設、施工過程中存在偷工減料等。追根究源,不外乎還是背後有利益驅動。
與“史上最短命公路”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公路收費站“全球最長命”。南方某省一份審查顯示,在74個公路收費站中,預測還貸期超30年的收費站有33個,有6個還款年限超100年,其中一個收費站要收756年;不久前,央視曝光南方一公路收費站,收費期限竟長達50年之久,收費所承認目前1年收費4000萬元左右,而當地媒體稱18年來至少收費10億元,其中大部分資金去向不明。
“短命公路”頻進視線,我們已見多不怪,偏偏這種沒通幾年車就打上“一路補丁”的公路在超期收費上卻很堅挺,這就讓人有種如鯁在喉之痛。實際上,不管是“史上最短命公路”,還是“全球最長命收費站”,之所以成為網友越罵越起勁的怪物,根源還是一直未形成一股公眾監督力量,公權的任性沒有得到有效、有力的制衡,這當然也反襯出權力的傲慢。公眾何時才有權制止這類堵民心的豆腐渣工程和“長壽收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