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東商報》報道,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自去年5月底掀起針對政府人員的治庸風暴,當地紀委部門在全縣輪選人際關係簡單、對工作充滿激情的外地剛畢業大學生,配備暗訪設備,在全縣各機關、鄉鎮暗訪。至今,查處64名工作人員,其中辭退2人、撤職1人、調離工作崗位1人、待崗培訓9人。
寧津縣治庸的決心自然不能低估,他們治庸所取得的成效也不能抹煞,不僅有普通工作人員,還有7名“一把手”走上曝光臺,便是明證。但問題在於,這陣風暴能刮多久?
這些大學生固然“單純”,固然“態度認真,不會敷衍、搪塞”,並且“家庭關係不在寧津,沒有複雜的人際網路”。但是,“單純”的人也會在當地長期的生活中變得“複雜”起來,他們的社會關係也會廣泛起來,屆時,這種仰仗“單純”的監督該如何繼續?
而且,正如一些公務人員對傳統的監督模式,逐漸熟悉並找到相應的對策一樣,相信“單純”大學生的暗訪模式也會逐漸被公務人員所熟悉,並熟練地對付。記者採訪時就注意到,雖然暗訪人員會進行週期輪換,但一些公務人員對這種“暗訪”,已經有所熟悉,“看到了夾包的這幾名暗訪人員,都抬起頭會心一笑”。
“單純”的大學生暗訪員,今後該如何應對這“會心一笑”?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在於,這場轟轟烈烈的“治庸風暴”是在當地新上任的縣委書記、紀委書記等強勢官員主導之下進行。也就是説,暗訪有效的關鍵並不是大學生們的“單純”,而是領導們賜予的“尚方寶劍”。既然,“尚方寶劍”是賜予的,那麼也是可以收回的。
另外,“單純”的大學生雖然可以監督各單位的“一把手”,但可不可以監督授權者本身?按照權力固有的邏輯而言,接受權力進行監督者只能監督下級,不能監督授權者本身,就像重慶市酉陽縣用GPS手機監督官員一樣,書記和縣長是例外的。如果有了例外,又怎麼能讓被監督者心悅誠服呢?
當地官員看上“單純”的大學生,如果只是看中他們可以堅決地舉著“尚方寶劍”去暗訪,那充其量只是強勢官員進行“運動式執法”的有效工具,不可能是治庸的治本之策。
如果是看中他們還沒有患上庸懶散的機關病,還沒有融入公務人員的圈子,想追求一種“局外人”的公正和鐵面無私。那麼,與其依靠“單純”的大學生監督,不如充分相信民眾與媒體,為自身利益而監督公務人員的民眾不但數量龐大,無法“收買”,而且無處不在的監督會讓公務人員防不勝防。(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