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于3月制定的《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自5月1日起正式實施;同日,與之配套的《北京市〈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實施細則》也正式執行:北京所有商品房必須實行“一房一價”。但,各售樓處、二手房仲介對政策執行得並不到位,有的根本沒公示,有的選擇性公示,“躲貓貓”的現象普遍存在。
這些年房市屢屢被調控,結果卻是越調越高。對房産銷售的規範,也不是一年兩年,網上公示、禁炒樓花,再到房價公示。房地産似乎成了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房産市場成了畸形市場,一邊是畸高的價格,一邊是混亂的交易制度,弊端叢生。
動輒上百萬元的房産交易,其規範程度還不如賣日用品的超市。《價格法》規定得很明白:明碼標價。那邊,超市商品剛被允許不用每件都貼價簽;這邊,房地産還不能做到明碼實價。
這幾天,為了結婚,有朋友一頭衝進房市,搶在開盤前交了定金,他得到的權利僅僅是以“開盤價”優先買房,至於選房、公示房子的總價和單價,想都不敢想,更別説貸款辦不下來時如何解決糾紛。他的權利沒任何保障,簡直就是伸頭等著房産商斬一刀。
這就是中國房産的典型交易形式:開發商為刀俎,消費者為魚肉。業內人士似乎想把這種不公平的遊戲一直玩下去。
古人説:“藥弗瞑眩,厥疾不瘳。”不下重藥,病不會好。如今的價格公示,連行政干涉都談不上,只是在要求明碼實價,規範市場交易程式,卻還有人敢以身試法,這就是在挑戰執法者的決心了。(徐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