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園不是拔地而起的旅遊景點

時間:2010-05-27 15:4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從5月19日起,觀眾只要在世博浦西園區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北部問訊處,憑當日門票領取一份《城市名片冊》,在集滿15個指定的城市案例蓋章後,就可獲得直通中國館、沙特館、德國館、西班牙館和捷克館的VIP待遇。

  客流量既考驗著相關接待設施的運作和應急能力,也見證著著世博概念的受歡迎程度,還挑戰著主辦方的行銷和運營能力。世博會主辦方這次進行“存量盤活”,顯然意在改變目前浦西園區“絕對冷落”和浦東園區“相對火爆”的不均衡。

  據統計,進入城市最佳實踐區參觀的遊客總數佔參觀總人數的10%左右,參觀者平均每人參觀3~5個案例展館。如何使更多遊客參觀浦西園區的城市最佳實踐區,不僅關係到浦江兩岸展館的客流均衡,更事關“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精髓能否得到更多公眾認同,進而得到傳承和發揚。

  城市最佳實踐區是本屆世博會的創新內容,它既用翔實案例詮釋著本屆世博會的主題,又集中體現其科技含量和價值所在。不過,對於習慣了遊山玩水的遊客來説,這些實踐區多少有點“悶”,不管你披著怎樣的綠色環保概念,都難逃“水泥森林”的帽子。

  世博會中那些豐富的視覺景觀和充滿想像力的創造、現代科技的發明、異國的風情展示,無疑實現著孩子們和大人們的夢想,吸引著一批批遊客進入遊戲、娛樂和幻想的世界。而浦東園區國家館天然具有將這些旅遊元素集合在一起的市場感召力,所以大多數遊客寧可在熱門國家館前排隊三四個小時,也不願移步浦西。此時組織方提出“東部與西部聯動、城市與國家聯動、文化與科技聯動、現實與未來聯動”的觀覽調控思路,非常必要和及時。

  對於我們而言,最應認真探討的是:世博會到底是幹什麼的?似乎從開園以來,不少參觀者都將世博園當成了一個在浦江兩岸拔地而起的旅遊景點。正是基於此,網上又在熱烈談論“這個景點的價格是不是太高了,超過了國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很少有人將世博會當成一個與世界對接與未來對接的學習新知的大舞臺。事實上,世博會的生命力就在“科學”二字上,放棄對其“科學”含量的評價和吸收,拘泥于遊客心態,只會得出世博園不過是個大號的但還不太好玩的“嘉年華”的狹隘結論。

  如果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地最終達到甚至突破7000萬參觀者的大關,而這些人不過是滿足於“拍個照、串個門”,那就很讓人擔心世博會之於上海之於中國到底能留下多大的漣漪了。40年前的日本大阪世博會參觀者突破6000萬人,一半的日本國民參加並見證了那場盛會,其成功舉辦被公認為日本國家現代化到來的標誌。現代化不是帶著旅遊的心態逛出來的,而是帶著參觀學習的心態博採眾長後創新出來的。

  一個全民科技的盛會,不該僅成為被挑剔的遊客漫不經心走過的景點。公民的科學素養是衡量一個國家進步的根本性指標之一,世博園裏應該有更多具有高度科學素養的國民。以一位參觀者而不是遊客的心態重新走走世博園,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穫。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