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食品巨頭們終於也吃透了“國內標準”。
最近,食品安全問題的焦點從國內企業轉移到鼎鼎大名的洋品牌。近日媒體報道一環保組織發佈報告稱,全球銷量最大的茶葉品牌“立頓”在中國銷售的紅茶、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袋泡茶,被檢出17種農藥殘留。其農藥殘留量雖然符合中國國標,但其中7種未被歐盟批准使用,1種超過歐盟限值,“立頓”涉嫌在中歐設雙重標準。
去年以來,隨著牛奶、不銹鋼鍋等諸多品質和安全問題曝光,企業和相關部門紛紛拿“標準”説事,言之鑿鑿地稱問題産品恰恰符合檢測標準,“國標退步”、“企業利益綁架行業標準”的質疑聲隨之而起。所謂的“標準”,到底準不準,消費者心中充滿問號。
如今,國內企業習慣了拿“標準”作為擋箭牌,跨國巨頭也嗅著“寬鬆標準”下的經濟利益,開始在中國市場上“有樣學樣”。聯合利華很快對立頓問題作出回應:“立頓”茶系列飲品完全符合中國國家標準中關於農藥殘留的規定,是安全和合格的産品。洋品牌本身就財大氣粗,加上“中國國家標準”的金光護體,更是理直氣壯。
聯合利華的話音未落,便有國內專家意見唱和。有專家稱歐盟標準嚴格,是因為歐洲普遍是茶葉進口國,進口監管自然嚴格;而中國等亞洲國家是茶葉出口大國,出口國為保護産業,標準相對寬鬆。由此看來,歐盟和中國茶葉監管標準寬嚴之別,合情合理,只是無奈地讓跨國企業鑽了空子。
然而想想也有些悲哀。曾幾何時,或穿越大漠,或漂洋過海,中國茶葉隨著絲綢之路抵達歐洲,總被視為珍品,搶購一空。曾在歐洲是“奢侈品”的中國茶葉,如今貼上洋牌子賣回國內,白領們趨之若鶩,喝上的卻是歐洲人挑剔不願品嘗的“藥茶葉”。
拋開“立頓”不講,再想想中國有多少人天天喝茶,和茶葉産業出口換來的那些經濟利益相比,千千萬萬喝茶人的利益是不是可以放一邊?退一步講,就算是為了出口,放鬆監管,輸送低標準茶葉,同樣會被拒在歐盟高門檻之外,致使定價權永遠也在對方手中。靠茶農雙手辛苦做大的茶葉出口,回頭貼上洋品牌,身價倍增,賣回“低標準”市場,辛苦創造的外匯,轉眼寫進跨國巨頭的利潤報表。
或許得感謝鑽空子的洋品牌,正是因為它的“雙重標準”,才讓公眾發現産茶地消費者喝的茶,還不如歐洲人喝的好。或許需要更多外來者的“有樣學樣”,才能讓監管部門明白,“保護落後”的政策,只會讓落後的更落後。徐蒙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