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體戶從“先鋒”變成“棄兒”

時間:2012-04-26 13:3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曾經釋放著一個時代創富激情的“個體戶”,如今的境況卻讓人擔憂。網媒在轉載4月25日《中國青年報》的這篇《個體戶憂思》時,題目改成了《店還沒開,就被審批審死了》。太多手握權力的人或者部門,都希望變現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利,開個小店也被方方面面“扒皮”就不足為奇了。

  各式各樣的審批、登記、註冊是個體戶墮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連擺地攤擦皮鞋這樣的勞動型創業,也必須登記註冊,否則就是非法經營。繳納了稅費之後,個體戶不但難以得到相應的服務,往往還遭遇預料之外的障礙。如果説這是一種“制度性冷漠”的話,那些“澆開水”式的“熱情”,則是另一種冷漠。比如,許多城市搞所謂的現代化建設,將小商小販、人力車、街頭攤點、小店小鋪等等,統統趕進超市或者連鎖店。城市乾淨了,個體戶的謀生之門卻被堵上了。

  早在2006年,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就表明,1999年我國實有個體工商戶3169萬戶,到了2004年,這一數字下降為2350萬戶,6年間凈“縮水”819萬戶,平均每年減少136.5萬戶。此後幾年,很難再查到全國個體戶數量變化的數據,這從一定程度上表明個體戶這個群體越來越不受重視。

  與個體戶當下遭遇的困境相比,其地位的變化更讓人慨嘆。改革開放初期,“個體戶”三個字象徵著自由和希望,基本算得上高收入階層,“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順口溜一度流行于大街小巷。雖然這一現象並不完全合理,但個體戶今日困境,亦顯示出社會處於某種失衡狀態。

  社會在流動變化,每一個階層在社會中的排序自然也該有所變化,這樣才能防止階層固化。但是,讓社會階層流動起來,不等於將曾經的高收入群體打回底層,徹底拋棄。回顧個體戶的發展之路,大多數人是從底層一步一步靠誠實勞動辛勤勞作翻身的。自由和希望,給了底層人民打拼的動力。幾十年之後,當底層民眾再也無法複製這樣的發展之路,放眼週遭,那些賣早點的、擦皮鞋的、開小店的,還有那些的哥,有幾個不是怨氣重重?

  如果説個體戶的發展程度,是國家和地區繁榮度和自由度的象徵之一,那麼,如今個體戶的問題已經不僅僅再是純粹的經濟問題,更事關社會公正,甚至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穩定。當年的個體戶來自各行各業,有的原來就沒有職業,為了尋找出路而當上了個體戶;有的是辭職或停薪留職,加入個體戶隊伍;還有的是剩餘勞動力從傳統的農業中走出來成為個體戶。那時候的個體戶很多都是自願入列的,現如今,恐怕只有底層那些找不到出路的人,才不得不加入個體戶隊列。尤其是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大量底層農民必須從做攤販開始進城謀生,並通過個體經營最終融入城市。

  曾經是以“改革先鋒”示人的個體戶如今越來越卑微,在經濟學已成顯學的今天,中國竟然連一個專門研究個體經濟的學會都沒有。居於社會底層的個體戶,由於缺少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其聲音和利益往往被忽視。這種困境,説到底,還是底層民眾的發展之困。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