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商業開發,賬目應公開

時間:2011-05-13 13:24   來源:新京報

  故宮開展商業活動,應通告政府監管機構和公眾,澄清它屬下到底有多少公司,和外部合作的公司又是怎樣的佔股比例,每年商業活動賺取的利潤又是如何使用的。

  故宮失竊案引發民眾極大的關注,好在案件一天后告破,沒引起更大的波瀾。不過央視記者芮成鋼又在微博上爆料,説故宮方面正和私人公司合作,要把建福宮建設成一座“全球頂級富豪獨享私人會所,500席會籍面向全球限量發售”,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

  有網民發現,故宮博物院直屬企業與香港益誠投資有限公司在北京合作設立的企業———北京故宮宮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正在依託故宮開發經營宮廷禦膳、特殊參觀、旅遊服務、旅遊商品以及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已在建福宮開展諸如舉辦公司答謝晚宴、展覽等有商業色彩的活動。

  故宮博物院這個非盈利性文化機構,進行這樣的商業開發,聽起來似乎與其性質不符,乍聽之下讓很多人難以接受。不過就我長期和全國各地博物館、美術館之類機構的接觸來看,其實出租場地舉辦收費展覽之類的商業行為是比較普遍的。一方面是不少博物館獲得的財政撥款較少,賴此創收;另一方面,博物館方面也是一個利益團體,賺錢越多獎金越多,因此即便近年來各地博物館所得到的財政撥款有所增加,但創收熱情仍然不減。

  從同情的一面來説,維持博物館這樣的機構,的確要耗費很多金錢,在公共財政投入有所短缺的情況下,進行一部分商業開發也情有可原,這在國外也不乏例子。不過,更普遍的現象是,國內不少文博機構通過商業開發賺來的錢的去向始終是個問題。因為這類機構多缺乏外部監督機制,內部控制也並不嚴格,所以收入往往用於給職員發獎金甚至成為小金庫財源,並沒有反饋到展覽設計等有利公共服務的方面。

  讓我更感驚訝的是,故宮博物院每年參觀人數超千萬,總收入高達5億元,並不屬於缺錢的那類博物館,卻也有這樣的商業開發熱情。另外,據我所知,建福宮花園曾于1923年遭焚燬,現在的建築是在香港恒隆地産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啟宗創立的香港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贊助下復建的,2005年才建成,如今若真如網民曝光的已轉型成收費高檔會所的話,不知道故宮方面是怎樣考慮的,是否有違陳啟宗先生公益贊助的初衷?

  盜竊事件的發生提醒故宮這樣的文博機構應該注意安保防盜工作,可另一方面,故宮博物院更需要在管理體制上加強公開化、透明化,以示大公,以釋眾惑。諸如下屬公司的商業行為的來龍去脈,就應通告政府監管機構和公眾,澄清它屬下到底有多少公司,和外部合作的公司又是怎樣的佔股比例,每年商業活動賺取的利潤又是如何使用的。

  如今中央政府正力促政府部門財政預算公開,對政府監管下的紅十字會、故宮博物院等公益性組織也應提出強制性的預算公開制度,方便媒體和公眾監督。歷史悠久、聲譽隆盛的故宮博物院,在這方面不妨為國內同類機構做一表率,如何?(周文翰 作者係藝術批評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