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運”暢通團圓之路(縱橫)
“今年二老來我這過年,常年擺放外賣的餐桌,終於有了 ‘媽媽的味道’。”近日發佈的《2020年度春運出行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春運高速擁堵程度或為近3年來最高。而今年一部分人選擇了更加從容的過年方式——“反向春運”。“反向春運”的持續增長,也將成為今年春運出行的一大特色。
無論路途多麼遙遠,都阻擋不了遊子們熾熱的歸心。而如今春運遷徙大潮中的一種逆行身影已越來越常見,他們帶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帶著年齡尚小的兒孫或白髮蒼蒼的父母,帶著與伴侶、與兒女團聚的期盼,帶著對家人追夢的理解和支援,到大城市團圓。“反向春運”的出現,可一解事業家庭兩難全的辛酸,也進一步表達了中國人對於闔家團聚的追求。
從社會角度來看,“反向春運”也是緩解春運壓力的一劑良方。據媒體報道,2020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預計突破30億人次,這麼龐大的返鄉人數,是對交通運輸硬體、軟體的一次“大考”。為改變以往鐵路、公路、飛機返鄉線路人滿為患、擁擠不堪,離鄉線路客源寥寥、冷冷清清的情況,國家相關部門首次將“反向春運”列入春運工作指導意見,並要求鐵路推行回空方向列車票價優惠措施,保障運力資源不浪費。從這個層面看,“反向春運”可以讓回家的路更通暢。
“反向春運”的流向改變,不僅表明中國人的鄉土情結正在隨著城市發展而發生轉變,也表明瞭大城市對外來追夢人的吸引力已經由表及裏,城市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如今,異鄉人將家人接到自己打拼的大城市過年,説明他們在異鄉有了一定的歸屬感,他們在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認同,不僅留得下也站得穩、扎得深。久而久之,可以增加這些城市的人氣和年味,對於提升城市形象也大有裨益。
異鄉人的團聚之夢,由火車托載;家鄉人的思念之情,用鋼軌相連。春運,這個承載著無數中國家庭充沛情感的詞彙,正隨著中國交通設施的高速發展而悄然發生著改變。對於親情而言,不論正向反向,都是回家的方向。我們的目的地永遠都是那一桌熱氣騰騰的團圓飯,都是那一片溫暖有愛的避風港。
(摘編自1月16日《湖南日報》,原題為《不論正向反向都是回家的方向》)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17日 09 版)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