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評論員:小康看成色
原標題:小康看成色
2020年,收官之年。我們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品質怎麼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農”工作成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強化舉措、狠抓落實,堅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這道出了做好今年“三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也指明瞭全面小康之年我們攻城拔寨、努力衝鋒的目標和關鍵所在。
“全面小康”,核心是小康,關鍵在全面。透風漏雨的茅屋,路不暢、電不通,這不是全面小康;“一戶一千萬,八九窮光蛋,平均算一算,都有一百萬”,這也不是全面小康。全民小康的“全面”,既是美好生活定義的全包含,強調我們期待的小康,應該是一個涵蓋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五位一體”總目標的小康社會;更是目標對象人群的全覆蓋,要求我們盼望的小康,必須要“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必須實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這是一個讓世界驚嘆的偉大壯舉,也是一個亙古未有的巨大挑戰。在歷史的長河中回顧,雖然對於“小康”的夢想人們孜孜以求了上千年,但是真正有目標、有計劃、有能力開啟逐夢小康的征程,卻只是不過40多年的歷程。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經過了數十年的努力,我國經濟實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改善。特別是新時期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努力奮鬥,實現了9000多萬人口脫貧的偉大壯舉,全面小康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進入到最後的收官階段。站在歷史的門檻上,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取得最後的勝利!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到最後關頭,越是到接近成功的時刻,我們越是要繃緊弦,鉚足勁,保持不獲全勝不收兵的心志,始終砥礪奮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是最大的短板所在,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也是最重要的決戰場所。剩餘近3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50多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問題如何攻克?諸多已查知存在返貧風險的脫貧戶和致貧風險的邊緣人群如何幫扶?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如何建立?這些問題如果回答不好,全面小康的品質就難以保障,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難免會打折扣。2020年,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和挑戰,不僅是打贏這場戰役,更必須是一場漂亮的完勝;不僅要如期兌現許下的承諾,更必須是一份成色十足的答卷。為此,必須——
堅持“幹”字當先,樹立底線思維,確保全面完成脫貧任務。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時間節點和目標任務都十分明確,今年要全面交賬,兌現責任,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在決勝的關鍵階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進有所區別,關鍵是要集中力量解決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貧困縣脫貧摘帽問題,對於未摘帽的50多個貧困縣和貧困人口多發生率高的貧困村,今年一開始就要掛牌督戰,持續壓實責任,貧困縣要加大工作力度,逐一研究細化實化攻堅舉措,確保逐一對單消號。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用好考核結果。還要注意加大對非貧困縣、貧困村內貧困人口的支援。要鼓足了勁頭幹,擰緊了發條衝,全程毫不鬆懈,一定要如期完成剩餘脫貧任務。
堅持“實”字為首,增進憂患意識,切實提高穩定脫貧品質。脫貧要看數量,更要看品質。不能在交了賬之後,過一兩年又出現規模返貧。既要有拼搏精神,更要有憂患意識。必須高度重視脫貧品質,確保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堅持現有脫貧標準既不能拔高、吊高胃口,更不能降低、影響成色。嚴格把好貧困縣退出關,堅決防止和杜絕“數字脫貧”“跛腿脫貧”的情況,確保脫真貧、真脫貧。要加強考核評估督查,實行常態化督導,確保脫貧過程紮實,結果可靠。要把防止返貧擺在重要位置,強化産業扶貧,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幫扶。
堅持“謀”字為要,增強戰略眼光,統籌做好接續減貧工作。2020年既是收官之年,也肩負著承上啟下的任務。全面小康的成色足不足,含金量高不高,既取決於我們能否保質保量完成預定的目標,也來自於今年的工作能為日後的發展打下多少基礎,留足多少騰挪的空間。減貧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扶貧工作從集中攻堅轉向常態化幫扶,一些新的任務和挑戰也會接踵而來。貧困縣摘帽之後怎麼辦?扶貧成果如何更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怎樣有機銜接?對於這些問題和工作,我們都要早謀劃、早研究、早準備,抓緊時間拿出具體意見,否則明年的工作就陷入被動,我們向更高目標奮進的基礎就會不牢固。
小康,這片中國人千年夙願中的幸福家園,正按照既有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一步步朝我們走來。看似近在咫尺,卻絕非唾手可得。我們必須切實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把當務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決好,把基礎性的工作一樁一樁打牢固,不負時代的囑託,不負人民的期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描繪出更加溫暖飽滿的底色,書寫包括億萬農民在內的全體人民更加燦爛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