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廣州日報:比“進校園”可貴的是戲曲“在校園”

2017年08月10日 10:37: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夏振彬

  每年一場,全國大中小學生可免費睇戲!日前,中宣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出臺《關於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18年,爭取實現全國所有大中小學每個學生每年免費欣賞1場優秀戲曲演出;到2020年,戲曲進校園實現常態化、機制化、普及化,基本實現全覆蓋。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這一點即便不是戲迷的朋友也知道。生旦淨末丑,手眼身法步,絲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中國戲曲作為與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列的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流派”繁多,魅力獨特,千百年來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在歷史長河中綻放著奪目的光彩。

  而戲曲進校園,意義重大。“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軍萬馬”,戲劇這種藝術形式吸收了詩歌、音樂、舞蹈、美術、武術等各種文化藝術之精華,展現著獨特的審美風範。教育家蔡元培説過,美育是人類打開心靈窗戶不可缺少的工程。戲曲能幫助學生認識美、發現美,見證傳統文化藝術的迷人風采。除了美之外,還有真,還有善。岳飛戲、關公戲、包公戲、楊家將戲……很多經典曲目講述是非、善惡、忠奸,弘揚家國情懷、優秀品格、善良人性,傳遞著中華民族的崇高價值追求。所以,戲曲進校園,讓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之餘接受戲曲的熏陶,可以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涵養心靈,從一招一式、唱念做打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對戲曲本身而言,進校園也是圈粉良機。看過去,從城裏到鄉間,處處搭臺唱戲;從引車賣漿者到王公貴族、商賈文人,多是戲曲“粉絲”。比如魯迅不愛看戲,也難忘幼時看戲的場景。他在《社戲》裏深情追憶:“真的,一直到現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但看如今,很多劇種失寵,戲迷銳減——其實很多人只是缺少接觸、了解的機會,而戲曲進校園讓學生與戲曲文化親密接觸,有望讓更多年輕觀眾“路轉粉”,促進傳統藝術薪火相傳。

[責任編輯:郭碧娟]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