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承傳統文化需要多些“創造性轉化”
春節期間,一位既有顏值又富才情的女孩,與一檔吟詩頌詞的綜藝節目,在很多人的朋友圈不斷刷屏。這位名叫武亦姝的高一女生,喜歡蘇軾和陸游,掌握的詩詞量高達2000余首。在央視文化益智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她展現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尤其她在“飛花令”等比賽環節的出色表現,更令專家們大為嘆服。
近幾年,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到《中國詩詞大會》,一大批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的綜藝節目接連走紅,成為一股熒屏“清流”。在一些綜藝節目陷入過度娛樂化、低俗化的大背景下,這些堅守文藝品格的電視節目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值得點讚。
不過,武亦姝就讀的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長黃榮華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卻表達了對古詩詞教育現狀的擔憂。黃榮華指出,目前很多中小學古詩文教育都是“考什麼就教什麼”“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高的産出、最高的分數”,武亦姝的走紅實際上反襯出古詩文教育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一些學者也表示,《中國詩詞大會》所涉及的題目,很多都出自語文教材,一些年輕選手因熟記古詩詞獲得網友盛讚,其實不太正常。以更高的文化標準來看,這種難度並不算特別高的綜藝節目備受追捧,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以古詩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傳承工作做得還不夠。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傳承傳統文化的熱情有所增強,總體勢頭很好,但在如何闡釋優秀傳統文化核心內容、如何傳承弘揚方面,還存在思想認識不足的問題,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的基礎性工作仍然薄弱。比如,古詩詞本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人甚至認為讀詩、寫詩有些“矯情”。
“物以稀為貴”,《中國詩詞大會》這種“熟記類”節目之所以走紅,原因之一就在於優秀傳統文化在民間傳承得還不夠好。這警示我們,基礎教育是傳統文化生長傳承的土壤,只有全方位融入國民教育各個領域、各個環節,與人民生産生活深度融合,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具有長久生命力,真正實現“活起來”“傳下去”。
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應該少一些功利色彩,要站在延續文化基因的高度,重新審視傳統文化在基礎教育中的位置。孩子們的課餘時間,不應該被那些劍指升學、考級的輔導班佔滿;而我們對古詩詞的學習與鑒賞,也不應該僅僅是為了能在考試中多得幾分。
除了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一些文化普及層面的探索也多多益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方針。日前,中辦、國辦發佈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更顯著的意義,在於它代表了一種文化傳承創新的新模式,是對“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讓傳統文化與現代媒介産生了“化學反應”。傳統文化傳承,就需要多些“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新形式、激發興趣的文化傳播,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推動力。堅持高雅審美、增加受眾互動、增強視聽感受、同時寓教于樂,傳統文化就不會顯得過於“高冷”,反而會令人激活詩心、主動參與、沉浸其中。不咆哮、不傻樂、不炒作的文化節目,在不斷探索中,理應代表傳統文化的根和魂,在新型傳播時代佔有一席之地。
期待在不久的將來,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晚霞時,不會只説一句“哇!好美!”而是微微頷首,很自然地想起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