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學生版“期末評語”彰顯“用心用情”之道

2017年01月10日 09:59:18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字號:    

  寒假進入倒計時,教師們都在考慮如何為學生寫評語。因為是對一個學生一個學期的全面評價,不僅學生們很看重,家長們也很期待。近日,湖南長沙某學校老師請學生寫的期末評語走紅網路,感動老師和家長。(1月9日,湖南紅網)

  眾所週知,期末評語是一項規定動作,真可謂“年年期末年年寫,年年歲歲話相似”。究其原因,一是期末工作千頭萬緒,要認真給每一位學生寫評語,工作量極大;二是班裏的學生基本不會變動,寫個一兩次還可以,每個學期都寫,難有新意。正因如此,給學生寫期末評語的班主任老師“叫苦不迭”,滿懷期待的家長和學生對枯燥、空泛、內容高度雷同的評語也興趣不大。

  教育無小事,評語既是對學生一個學期的評價,也是家長、學校溝通的橋梁,有利於家長客觀了解孩子,以調整家庭教育的方向,充分配合學校教育。通過老師的勉勵和警示,學生也可以借助假期,靜下心來好好自我反思,發奮圖強。只要運用得當,期末評語完全有可能成為一次教育契機,但現實中往往流於形式,令人痛心。從這個意義上講,長沙楊老師的“突發奇想”,值得借鑒。

  客觀地説,楊老師請學生寫評語並算不上“創舉”,相信不少教師可能都曾有過類似嘗試,只是沒有大規模擴散而“藏在深閨人未知”。事實上,這種簡單的“借力”,通過學生的“愛之眼、愛之筆”,在給老師“減負”的同時,也讓學生懂得相互欣賞、相互勉勵、善意提醒、由衷感恩,明白愛才是最高的技巧,是人類最美的語言,值得稱讚。

  只是,學生寫評語雖值得肯定,但不宜簡單複製。其一,楊老師是語文老師,可以利用課堂之便,讓學生完成《我眼中的小夥伴》作為期末評語,自然一舉多得。一旦換成不是語文老師的班主任,難免有“為了寫評語而寫評語”的意味,甚至招致非議;其二,每位學生真正有“感覺”的同學也就寥寥幾位,寫多了也會“老生常談”;其三,從教師引導責任層面審視,教師和學生看待問題的眼光畢竟不同,學生寫評語也只能偶爾為之,否則教師便有推卸責任乃至“失職”之嫌。

  教育不可“依樣畫葫蘆”,但精神卻值得借鑒發揚。以筆者之見,學生寫評語最大的啟迪就在於用心用情,觀察入微,真正做到了“接地氣、個性化”,而這些恰恰是“套話連篇、泛泛而談”的所謂期末評語最欠缺、最值得學習的東西。

  令人高興的是,期末評語“空泛化”現象已經引發相關各方的高度重視,無論是從最初的“該生體”到“你是體”,還是從一紙成績單、三言兩語到表格細化彙編成冊,這些悄然發生的變化都折射了學校和教師真的在“用心用情”。不少學校還嘗試讓任課教師參與寫評語,既有效減輕班主任的負擔,也讓任課教師切實融入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值得肯定。

  期末評語雖然是一個教育小細節,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本身就是通過點點滴滴方才匯成江河,如何讓其“年年歲歲話不同,年年歲歲有精彩”,大有文章可做。

[責任編輯:郭碧娟]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