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法制日報:萬人滯留當反思限流機制

2017年01月03日 15:37:45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眾所週知,九寨溝作為全國首批5A級景區、世界自然遺産地,除了無與倫比的自然資源外,景區管理服務水準也是其一直標榜的“品牌”,引來不少景區前來學習、考察。而且,經過10多個黃金周的“洗禮”,景區接待管理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按理説,遊客多時怎麼分流、交通工具如何運轉,人力資源如何調配,突發事故如何處置,都應該有一套科學、嚴謹、規範的操作程式。但是,事件中,為何遊客沒有在候車點排隊上車,有無對客人進行引導?景區管理者此時又在哪?為什麼沒有對遊客非理性行為進行勸阻?試想一下,倘若及時遏制了這些苗頭性問題,以致于客運系統“癱瘓”嗎?

  面對景區遊人如織、擁擠明顯的局面,當景區幾近達到最大負載量,又該如何處理,如何組織?考驗著景區管理者的智慧和管理水準。最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迅速啟動景區遊人分流方案,有序調度、組織遊客進出景區。同時,盡一切可能,通過網路、電子屏、媒體、景區廣播、溫馨提示等方式,迅速發佈預警資訊,及時疏導。但是,令人遺憾得是,從媒體報道來看,景區管理者這方面的行動並不明顯。

  “九寨溝滯留”事件,教訓非常深刻。對於遊客來説,要理性對待交通不便、人多擁擠等現實困難,切勿因不守秩序,違反規定,成為景點擁堵的“製造者”;對於景區管理者來説,尤要進行深刻反思。中國有句諺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面對遊人如織,景區管理者除了檢查預案是否科學合理,組織是否充分到位,保障是否週到全面,職責是否認真履行外,更要探索人性化管理方式,把困難想得更充分些,把措施部署得更週密點。唯有如此,面臨突發事件才能處亂不驚、臨危不懼、沉著應對,最大限度保障景區安全、有序。

[責任編輯:韓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