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正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通過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12月1日《長沙晚報》)
中國老農們瞭如指掌的二十四節氣,如今入了“非遺”,這讓人喜悅之餘,也帶來某些感慨。喜的是,作為中國農耕文明的代表性符號,二十四節氣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認可與高度重視,其入“非遺”,對於促進人類文化多樣性發展有重要意義;令人感慨的是,這個二千多年來在中國婦孺皆知且廣泛運用的知識體系,如今卻面臨著“失傳”的威脅,乃至要列入“遺産”進行傳承和保護。
只要稍懂農事的人就都知道,在沒有“天氣預報”的古代,我們的老祖宗歸納出來的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太陽在一年中對地球産生的影響而概括總結出的一套氣象曆法,其對於人們掌握氣候、適時耕種,具有很大的指導價值。這從一些諺語中就可見一斑。比如北方諺雲,“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就是把節氣當成氣候的指示標,二十四節氣宛如溫度計上的刻度;又如湖南諺雲:“春分種菜,大暑摘瓜”,則是把具體的農事與節氣對應起來,二十四節氣恰似指揮、引導春種秋收的鼓點。這一知識體系並非粗淺、模糊的經驗總結,它具有令人驚嘆的科學性和準確度,比如冬至這一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
如此極具實用價值的傳統文化知識,為何當今卻讓不少人覺得生疏?原因就在於,産業結構的變化、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對於這一知識體系的依賴度越來越低。且不説規模空前的城鎮化建設使農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單説農業生産本身,也擺脫了“看天吃飯”的束縛,隨著大棚、溫室的運用,各類反季節作物的種植成了家常便飯。空調的普及,更使人們對於節氣的變換感覺“遲鈍”。在此語境下,可想而知,能有多少人把二十四節氣完整地背下來。一些年輕人熟諳西方的“情人節”“萬聖節”,卻不知老祖宗的“驚蟄”“處暑”為何物。
今天的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當然已遠非昔日可比了。種莊稼,旱災來了可人工增雨,水災來了可機械築堤,蝗災來了可噴藥滅殺;建房修路,遇山可剷平、可鑽洞,逢水可填土、可架橋……然而,我們總發覺自己的生存環境,遠不如古人。一方面,我們離自然界似乎越來越遠;另一方面,自然環境本身也常遭受觸目驚心的污染與破壞。而當遭到大自然報復時,我們往往發現,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去彌補,甚至根本無能為力。據媒體昨日報道,近日,BBC紀錄片《行星地球》第二季草原篇播出。該攝製組成員表示,去年他們在哈薩克高原拍攝瀕危物種高鼻羚羊時,眼睜睜看到15萬頭高鼻羚羊在3天內相繼死亡,專家相信是傳染病所致。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永遠只能是小學生。
正因為如此,我們任何一項改造、利用自然,都必須建立在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基礎之上。中國的傳統文化,歷來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春秋時期老子就有句名言“道法自然”,影響深遠。二十四節氣,更是人類認識自然、遵循自然規律的典範。它啟迪我們,順自然而為,方能事半功倍,五穀豐登;逆自然而行,則必遭其懲罰。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的“節”才能祥和,我們的“氣”才能順暢,但願這成為二十四節氣入“非遺”帶給人類的智慧財富。(袁雲才)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