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糧價又跌,糧農需幫一幫

2016年06月17日 10:12: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原標題:糧價又跌,糧農需幫一幫

  當前一些産糧省份冬小麥産量、價格雙雙下跌。農民算賬發現,辛辛苦苦一季,按市價銷售小麥很可能不夠本錢。而市價又受制于小麥品質,糧食企業如果高價收糧,可能很難盈利。農為國本,糧係民生,在政策托市不見效或暫無托市時,各地黨委政府應一把手力抓,想出新辦法,替農民分擔損失,共濟時艱。

  表面上看,小麥價格下跌是市場問題,一些地方領導會覺得責任都是糧食企業的。實際上,地方糧食企業迴旋餘地很小,虧損數十萬元就會傷筋動骨;小麥保險對農民的賠付也微乎其微,這些辦法一旦失靈,就迫切需要相關各方拿出新招。

  首先要正視和調控工業投資和三農投入的均衡。以四川廣漢為例,記者先後採訪了當地工業投資和糧食生産情況,一個工業企業動輒上百億規模,營收以億元計算,而在相鄰的種糧地塊,農民賣糧時為了5厘錢價差寧願穿越兩座城市。面對這一明顯落差,政府部門必須有所作為,給種糧農民以切實幫助。

  工業投資對地方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依靠工業投資帶起來的地方經濟,也要為三農留足空間。政府之手適當反哺農業、扶助農民,也有助於城鄉工農均衡發展。

  其次,要幫助糧食企業進入資訊化時代,進入現代市場。要運用好糧食期貨等價格預售手段,把農民種植風險分攤到社會資本上,讓社會適當肩負起反哺糧源、培育上游的責任。

  此外,相關行業也不能只算經濟賬。當前國際糧價一路走低,進口小麥質優價廉,要實現國內糧食安全,就必須給國內糧食尋找出路。因此,在流通渠道要為國産糧提供保護,不能任由進口糧拉低糧價。

  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廣大農民為此做出巨大貢獻。只有種糧農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中國經濟的根基才穩固。當下,保障種糧農民利益,和農民攜手共創美好生活,各級相關部門和社會民眾責無旁貸。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