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罌粟殼混上餐桌”的真問題

2016年01月26日 09:1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食品安全問題,背後有管理問題、文化問題、人心問題,決不能讓美味和安全成為“魚和熊掌”、非此即彼的選擇題。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35家涉嫌違法添加罌粟殼的餐飲服務單位,其中還包括京城一家天天排大隊的飯館。輿論的一個共識是,不管是小餐館還是大品牌,無論是袋裝熟食還是現做“堂食”,只要涉嫌添加有關致癮品,就應依法處置。

  毒品還是調料?人們對罌粟殼的認識,還存在一些模糊之處。由於被認為有香料價值甚至致癮功能,在一段時間內,使用罌粟殼成了一些餐館留住回頭客的“公開秘密”。一些不良商家大動歪腦筋,專門用罌粟殼熬製“老湯”,想要用“舌尖上的成癮”換來“腰包裏的大鈔”。

  2000年,最高法關於審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標準有關問題的解釋中,罌粟殼已經被歸類為“其他毒品”。2008年時,原衛生部明確把罌粟殼列為非食用物質。國家禁毒委等還曾下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行為”。事實上,罌粟殼如果食用過量,輕則乏力、面黃肌瘦,重則損害神經系統、呼吸系統。顯然,以罌粟殼調味,既有損身體健康、踐踏商業倫理,更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在餐飲已經産業化的今天,往食物中加哪種香料、加多大劑量、有無副作用,可能決定著食用者的健康。小小罌粟殼提示我們,既想吃到美味,也要健康安全,這絕不能是一道“魚和熊掌”、非此即彼的選擇題。

  食品安全大於天,這首先是個管理問題。就以罌粟殼為例,“部分藥用”變成了端上餐桌、“法律禁止”變成了公開售賣,哪怕就像有些餐館聲稱的“供應商設備殘留”,僅僅靠執法打擊的“末端治理”,恐怕仍難以打消人們對管理違禁物品的憂慮。源頭在哪、如何從各個環節入手管控、怎樣普及添加劑使用標準等等,如果回答不好這些問題,那麼通報的35家餐飲單位就可能只是違法添加的“滄海一粟”。

  食品安全關乎人,這其實也有個文化問題。中國農業大學一位副教授曾做過一個實驗,將罌粟殼和形似罌粟殼的草果,分別加入火鍋中燒煮半小時,結果並沒吃出火鍋味道上的差異。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教授陸林也認為,罌粟殼本身沒有味道,有些甚至帶有酸澀的苦味。行業中、社會上的“以訛傳訛”,竟然能讓這麼多人趨之若鶩、鋌而走險,甚至讓一些食客也為使用罌粟殼“辯護”,不能不説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都有待加強。

  食品安全重於山,這最終是個人心問題。多年來,從穿山甲到果子狸,從二噁英超標的燒烤到如今再受關注的罌粟殼,食品安全的警鐘一再響起,可還是屢屢出問題。中國人愛吃會吃,但飲食安全應該有底線。不管是政府監管者、餐飲企業,還是消費者,哪些可以食用、哪些不能添加、哪些可在一定劑量範圍內使用,都應該明白準確,不能因為“潛規則”而使之含糊過關。“地溝油再便宜也不能用”的觀念不僅應成為共識,還得變成實際治理作為、自主選擇,否則難免再出現跟罌粟殼類似的“香料”。

  “夫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從古至今,“民以食為天”絕不是小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黨在中國執政,要是連個食品安全都做不好,還長期做不好的話,有人就會提出夠不夠格的問題。所以,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關注,下最大氣力抓好。”狠抓且抓好,在寒潮來襲的冬日裏,老百姓就不會為“去哪兒喝碗放心羊湯”而顧慮了。(李洪興)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