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具活力的年輕人,“90後”在中國的轉型過程中頗具希望
從“80後”到“90後”,這些年來都曾被貼上“代際標簽”。正如“80後”以富有時代色彩的奮鬥為自己正名一樣,今天的“90後”,也在各個領域涌現出堪稱楷模的代表。
最近的一則消息是,在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中,最年輕的入圍者,是兩名出生於1990年的女性青年科學工作者。一位,從英國牛津大學博士畢業歸國,已經是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另一位,曾在香港科技大學擔任訪問助理教授。有媒體驚嘆:這已經不能用“學霸”相稱了,得叫“學神”。
“青年千人計劃”的本意,就是讓更多具備海外經歷的科研人才回國創業,申請者的年齡不能超過40周歲。此次入選的青年學者,2/3齣生於1980—1984年,即32—36歲之間;出生於“85後”的學者,也佔據了11%的比例。
普通大眾的“衝擊感”,來自於“新鮮”——年紀輕輕,就做出了如此成績,擁有極高的事業起點,在同儕中當屬翹楚。而從社會層面看,我們應該讓這種“衝擊”越來越多,並成為常態。
自古英雄出少年。根據人才成長的一般規律,青年本就是最有創新激情和創新能力的群體。古代的王弼、王勃、駱賓王,近代的莫扎特、安培、高斯、薛定諤,都是年紀輕輕就在不同領域內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降人才”不難,難的是給年輕的人才以更好的空間、更優質的生長土壤,既不讓他們因為“捧殺”而成“仲永”,更不讓他們因為體制機制的保守、閉塞而感到沒有希望、遠走他鄉,或者是在體系內無望地論資排輩、熬年頭等晉陞。
一位參與過“千人計劃”評審的專家曾撰文指出,這些優秀的年輕學者,本就應該在科研機構中獲得應有的一席之地;但是這項在國外類似于終身教職評定的工作,卻不得不通過國家層面的“運動式選才”,本就説明改革的空間依然很大。“青年千人計劃”,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國內高校“師門傳承”的裙帶關係和門第觀念,對於中國在全球擇優選才有一定突破。
有數據顯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北大、清華培養出的優秀本科生,在結束海外留學後,選擇回國的僅有1/3。但現在,情形正在起變化。筆者曾問一位留學海外多年的友人:為什麼選擇回國?他的回答是:在當今世界,還有哪一塊土壤,比中國更有活力、更適合創新和發展?
的確,中國大地上的空間是最為遼闊的:無論是結構轉型的迫在眉睫,還是對“人才紅利”的急切呼喚;無論是中央層面提出的“供給側改革”,還是十八屆五中全會“五大發展理念”中排在首位的“創新”,都表明,今天的中國,決心要走一條以創新為引領、以科技為驅動的轉型升級之路;也都意味著,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第一資源”的作用越來越凸顯。
作為最具活力的年輕人,“90後”在中國的轉型過程中頗具希望。他們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熟悉這一時代;他們對體制、傳統、等級的眷戀和束縛感更少,更適合投入創新性的工作;他們的表達、分享慾望更加強烈,對創業、科研、公益的熱情度也更高。
科技改變生活,創新成就未來。二三十年前,很多孩子都曾有一個“科學家夢”。當時他們的偶像,是華羅庚、陳省身、陳景潤;而現在,無論是屠呦呦的獲獎,還是“90後”入選千人計劃,我們更願意把它視為一種科研的“正向激勵”,不僅讓更多的孩子對創新更有熱情,也提醒我們推動相關改革,釋放更多有利人才成長的活力和空間。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05日 05 版)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