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強調以結構性改革強農惠農。這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國家將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手,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品質低下、效益不高等問題突出,與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需求存在明顯的脫節。粗放式的農業生産帶來的農産品安全問題,屢屢牽動社會的神經,並讓群眾在消費時顧忌頗多。近年來,大量國人在國外搶購奶粉,以及水果、大米等農産品大規模進入中國,與國內農産品供給出現問題不無關聯。
國外的農産品大行其道,而國內的農産品則屢陷價格踐踏,價格傷農事件頻出,甚至出現“奶農倒奶”等極端情況。表面上看,這是農産品過剩導致的結果,或者農産品流通環節出了問題,實際上病根卻在供給端:農民提供的農産品都是中低端農産品,一方面這類産品的消費需求日益萎縮,另一方面彼此之間形成了同質化惡性競爭。
農業領域面臨的這種情況,與當前我國製造業、服務業面臨的情況非常相似,都是供應側出現了結構性問題,中低端産品過剩,高精端産品稀缺。要扭轉目前的這種情況,都需要在供應側進行改革,將目前對中低端一般性産品的過度生産,逐步向高精端特殊性産品的生産過渡,進而滿足群眾日益高端化的消費需求。
目前,一些地區正在進行著這樣的轉變,並從中嘗到了不少甜頭。以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秦巴山區為例,這裡的不少農業企業主打“綠色環保”牌,生産無公害的農産品,不但市場銷路大大拓展,農産品的價格也得到大幅提升,農産品的效益更加顯著。同時,依託生態農産品,生態旅遊也得到發展,農業對第三産業的帶動作用更加凸顯。
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將改善我國的土地資源利用模式,緩解我國的土地污染程度。過去,人們為了片面地追求産量,在農産品生産過程中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導致土地和水質污染嚴重,並且這種污染具有長期的破壞性,隨著農産品的供給側向生態、綠色轉變,必將大大減少農藥和化肥的利用,從而改善土地的污染程度,提高土地生産的可持續性。
眼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經濟熱詞,但人們對它的認識還更多地停留在製造業和服務業等經濟攸關領域,而對於農業這類生活攸關領域則關注較少。這次國務院常務會提出“以結構性改革惠農強農”,説明中央已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光延伸到農業領域,並將其當作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重要舉措。(韓振 作者係新華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