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扔垃圾什麼的,你曝曝光就是了。就連摳鼻子也曝光,這又不是什麼違法的事情,建議打個馬賽克……”自5月20日起,江蘇宿遷電視臺《楚風夜話》欄目開設了一檔專門曝光當地市民不文明行為的電視節目,引發了當地民眾關注。而圍繞著到底是否應該給“被曝光的市民”打馬賽克,更是眾説紛紜、分歧甚大。(8月13日澎湃新聞網)
誠然,公共場合摳鼻屎、穿拖鞋等不文明行為,有礙觀瞻,在一些市民身上已經習焉不察的習慣。適時給予善意的提醒,提升個體文明意識和城市品位,不乏善意,然而,在電視臺隨意錄影予以曝光就會讓好心達不到好的效果。
首先,正如市民所説,摳鼻屎、穿拖鞋等屬於不文明行為,但不是違法行為,不經市民同意曝光,侵害了市民的名譽權、隱私權,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其二,依照法律,即便是犯罪嫌疑人,也享有名譽權和隱私權,也要根據其罪行的涉案金額、惡劣程度、對社會的危害大小等做出量刑裁定,而唯有司法機構才能行使該項法律公權,不加遮掩地曝光不文明現象,猶如讓當事人公開經受輿論審判,逾越了法律規定。
而從實施效果看,市民對此議論紛紛,還會與被曝光的市民發生爭執,“有一次,連錄影機的電池都被摳下來了”。可見曝光不文明行為反而引發更不文明的舉動,那麼此舉的方式方法和目的效果都值得深究與反思。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曝光“摳鼻子”“扔垃圾”等,希望刺激國人的愛面子心理,用一種“曝醜”的方式喚起市民對不文明現象的重視乃至被威懾。 但用這種近乎示眾、拍打的方式來進行,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行為,甚至有違法之嫌。
培養現代公民的文明素養、營造文明和諧的城市環境是一個長期繁複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以醜治醜。溫馨、到位的文明宣傳與制度疏導齊頭並進,才能標本兼治,事半功倍。若超越權力邊界上綱上線,一味追求勁爆的宣傳效果,不僅增加市民的抵觸心理 ,也與城市文明、法制文明背道而馳。(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