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信陽市政府有關工作組就“走失男童獲救助半年後死亡”一事,向家屬出示了一份賠償清單,家屬獲賠合計133946.15元。清單同時註明責任劃分,其中,死者自身患病承擔70%責任、死者父母監護不力承擔15%責任。家屬對此表示不能接受。(《京華時報》6月10日)
按照賠償清單的責任劃分,孩子及其父母承擔了85%的責任,而救助機構卻只承擔了15%的責任,這樣的結果自然令家屬難以接受。在真相還沒有完全明朗的情況下,這樣的責任劃分也讓人質疑。因為正如相關專業人士所指出的:孩子的死亡原因,是否與救助站失職有著直接關係,對最後的賠償金額起著決定性作用。
6月1日,信陽市發通報稱信陽市救助站、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浉河區公安分局等部門,同時有18人受到了處分,這意味著當地政府已然認定相關人員存在失職。那麼,這樣的責任分攤,顯然並沒有體現責權利對等的原則。同時,從既有的事實來看,男童死亡並非孩子父母遺棄所致,其本身又屬於未成年人且有智障疾患,讓其承擔70%的主要責任,有違常理。
當處理的主體和賠償的主體為同一人時,也就意味其集裁判員和運動員于一體,利益取向之下很難避免不以“利己為上”。因此,需要沒有直接利益關聯的第三方獨立調查機構介入,如上級政府部門、異地專業組織,或者由多方人員參與的臨時調查機構等,以厘清真相並明確責任,在此基礎上進行賠償。
然而,在既有的法律框架和程式規範中,第三方調查很難得到確保。因而,如當地官方所説那樣,“不滿可走法律途徑”或是一項優選。向法院起訴走司法途徑,雖是迫不得已,卻也是現實情況下尋求權利保障的最好方式。
長期以來,很多人對信訪極為依賴,而對尋求法律解決而信心不足。一些信訪問題之所以遲遲難以化解,纏訪和鬧訪案例層出不窮,皆在於化解問題的主體獨立性不足,難以獲得最基本的公平認可,無以讓人信服而導致息訪成本增加。在此情況下,需要通過一個個司法案例的出現,激活公眾的司法信心。
讓“走失男童獲救助半年後死亡”一案,最終回歸司法解決,不失為對地方法治的一次檢驗。(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