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中國道路走向偉大復興

時間:2014-10-02 14:16   來源:人民日報

  ——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五週年  

  奮鬥者總會在時間中留下足跡。65年前的今天,新中國編年史翻開嶄新一頁;65年後的今天,天安門廣場鮮花怒放,為光榮與夢想的65年,為中國道路的65年,再舉慶祝的酒杯。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我們與億萬人民一起,共賀佳節、同享光榮。

  遠早於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週年的活動便已陸續展開。海內外媒體持續關注,各路記者四處尋訪,見證中國的探索、成長與進步,分析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中國號巨輪正破浪前行,駛入新的水域。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經濟步入穩中有進新常態;財稅改革、戶籍改革、考試改革,改革大潮氣勢奪人;作風建設抓鐵有痕,黨風政風民風新風勁吹;拍蠅零容忍、打虎無禁區,反腐敗鬥爭震撼人心……如此短的時間帶來如此大的變化。發展蹄疾步穩,政治清風撲面,社會和諧穩定,民生持續改善,從大江大海的奔騰到一枝一葉的生長,中國人民于國家前途充滿熱望,對未來生活充滿嚮往。

  卻顧所來徑,豪情滿胸懷。回首65年光輝歷程,從一窮二白起步,中國共産黨締造的社會主義中國,有過激情燃燒的奮鬥,有過履險如夷的欣喜;有過百折不撓的嘗試,有過波瀾壯闊的行進。在艱難曲折的探索中,找尋一條適合中國的道路;從“開除球籍”的憂患中,奮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面對世所罕見的艱巨繁重任務,面對世所罕見的複雜矛盾問題,面對世所罕見的困難風險考驗,我們用經濟實力的顯著進步、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準的持續改善,書寫了中華民族的嶄新篇章,讓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國,重新回到“世界舞臺的中央”。承載百餘年仁人志士艱辛的探索,匯聚億萬人民不懈的追求,今天的中國已經可見復興的曙光。

  道路決定命運,道路改變命運。一個國家,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經無數次治亂交替、分合輪迴,“卻好像什麼也沒改變”;在近代以來百年曆程中,積貧積弱,飽受欺淩,被西方稱為一推就倒的“泥足巨人”。然而,在短短65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裏,一個偉大覺醒卻讓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此鮮明的歷史反差,奧秘何在?答案是我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當中國道路給一個古老國度帶來“千年未有之變局”,我們腳下這塊土地,包含著多少驚心動魄的歷史轉折,蘊藏著多少振聾發聵的觀念突破,凝聚著多少前無古人的偉大創造。65載歲月崢嶸,我們和我們的國家,奮鬥的重任在肩,復興的夢想在前。

  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十幾億龐大的人口,這樣一個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超大規模國家,不可能亦步亦趨走別人的路。65年的成功實踐證明,汲取其他文明的長處,堅持走自己的路,才能用獨特的制度文明、獨有的價值追求、獨到的文化範式,給予我們這個古老國家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按照黨的十八大擘畫的宏偉藍圖,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開放,讓制度更加完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法治更加昌明,構建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牢固基石;讓社會活力迸發,推動一切財富源泉充分涌流。億萬人民用雙手搭建夢想的階梯,堅持共建共用的偉大探索,社會主義中國有能力書寫更加精彩的中國故事,為世界文明做出更多原創性貢獻。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負載了傳統與現實的交匯與交融,承受著艱辛與光榮的歷史和未來,今天的中國,面臨的問題與優勢一樣大,面對的挑戰與機遇一樣多。新的時間窗口已經打開,放眼未來,中國道路發展與完善的過程,正是我們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也是我們民族走向復興的過程。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攜手同心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我們將一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一起走向中華民族期盼百年的偉大復興。(社評)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