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昆明踩踏事故要痛徹地反思

時間:2014-09-29 14:4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9月27日下午,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相關部門就明通小學“926”踩踏事故舉行新聞通報會稱,7名相關責任人被停職或免職。另外經初步調查,事故原因為學生在通過臨時放置於午休宿舍樓一樓單元過道處的海綿墊時發生跌倒,引發下樓學生相互疊加擠壓,導致學生嚴重傷亡。(9月28日《新京報》)

  幾塊海綿墊,一道窄樓梯,要了6個孩子的命。發生這樣慘痛的悲劇後,儘管地方官員把桌子拍爛,儘管上級要求“每個遇難學生家庭要有一個小組善後”,但有些傷痛顯然難以癒合,有些憤慨依然悲慟難止。

  早在2005年,針對校園踩踏事故多發的現狀,教育部就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中小學就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建立專門制度,每學期組織一次應急演練。今年3月,教育部再次印發《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要求中小學校每月、幼兒園每季,至少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再加上這10年左右的時間,每次人命關天的踩踏事故後,教育部門無一例外都會有所“指示”,可是,明通小學踩踏事故何以未能倖免?

  有幾個細節,值得關注。一是據説海綿墊子擱置在樓道旁邊已有一段時間,前幾天弄倒過,未曾引起警覺;二是圖片顯示事發樓道非常狹窄,大概一米左右的寬度,數百人上上下下,確實有危險;三是墊子壓倒學生後,孩子們亂成一鍋粥,尖叫的尖叫,奔跑的奔跑,湊熱鬧的湊熱鬧……正是這種恐懼與無序的狀態,讓壓在墊子下的孩子、被撞倒在樓梯裏的孩子與死神無限接近。

  兩個問題讓人如鯁在喉:首先,保障公共基礎設施安全,防範一切可能的風險了嗎?清華大學學者單雪強、蘇國鋒曾分析了2000年~2009年我國40起中小學校園踩踏事故,基於統計和分析得出結論——95%的校園踩踏事故都發生在樓梯裏,且多發生在晚自習、白天放學和集體活動時。那麼,過於狹窄的樓梯、本不該堆放雜物的空間,為什麼沒能在事發前防患未然?

  其次,孩子在應急避險中的反應,怎麼依然如此混亂不堪?學校的演練成果哪去了?學生的危險自救能力哪去了?有必要查查的是,明通小學每月一次的應急疏散演練到位、見效了嗎?

  更為令人擔心的是,昆明明通小學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是“雲南省一級示範學校”“雲南省實驗學校”“雲南省優級甲等學校”。這麼一所小學,在地方也算“高大上”了,卻在小小的擁堵偶然中發生死傷者眾的踩踏事故,公眾自然會聯想:此事要是發生在“非實驗學校”“非甲等學校”,結果豈非更為慘烈?出了事故之後,現行的學校評價體系是不是也該檢討?

  家長的擔心很簡單:這些年,中小學校園安全,説起來吃一塹長一智,看起來武裝到牙齒,真遇到事故卻又如此不堪一擊,安全保障如此虛弱,要是被某些心懷不軌的人發現了這個“漏洞”怎麼辦?明通小學踩踏事故之後,還是少喊點口號,多做點實事吧,哪怕教會孩子不慎倒地後的一個自保動作,也比泛泛而談的“舉一反三”更有價值。(鄧海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