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潘石屹與哈佛大學簽訂總金額近億元的“SOHO中國助學金”協議一事,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提出疑問,國內致富的地産商為何助學國外而不選擇中國高校。23日,潘在其認證微博上回應,這次助學金只幫助在這些學校的中國貧困家庭學生。(7月24日《新京報》)
“潘式慈善”的爭議焦點,無非在於其慈善方式的捨近求遠。質疑者基於“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觀念,認為潘石屹既然發家于中國地産,國內又有很多大學生因經濟困難急需資助,那麼,潘要行善助學,首先也該選擇將資金捐向國內高校群體。而解剖這個焦點,我們也不難發現,在這場爭議的兩端,一些慈善認識尚需修復成共識。
首先,義正辭嚴地質疑潘的善款去向,無疑不妥。因為,慈善永遠沒有“合適的捐款”,只有“不夠的善款”,它也不需要向誰辯解,它需要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氛圍。這次,由於公眾的質疑分貝越來越大,潘石屹不得不通過自己的微博進行公開辯解,他表示雖然捐助的是國外的大學,但捐助對象卻是在這些國外大學讀書的中國貧困學生。言下之意,潘在委婉聲明:肥水沒流外人田,錢還是捐給了中國人。而潘的這種辯解再次呈現了久存的慈善壓力:慈善捐款,捐多了會産生慈善負擔,捐少了會被罵“資本鐵公雞”,捐的方向“錯了”也會被詬病。在這種壓力場中做慈善,企業家的支付成本會變得高昂,而且還會承擔道德風險。
其次,如果按照網友那種“慈善存國界”的邏輯,那麼中國各地的富豪,也應先給本地捐款,這樣的慈善觀念是否太狹隘?彼時,比爾 蓋茨向中國捐款,我們沒有質疑他為什麼不先給美國人捐款,而現在,潘石屹給外國名校捐款,我們是不是也不該隨便質疑?更何況,近些年的相關數據也顯示,相對於華人向中國高校捐款的數量,華人向海外高校捐款的數量本就很少。
此外,潘石屹這次建立的基金,也符合“慈善要建立在對救助對象的了解之上”的操作規律。針對有特定需求的群體,把慈善援助細分,有利於將龐大複雜的問題逐一破解。正在哈佛攻讀建築學專業的研究生王穎就表示,他的同學大多家境一般,儘管哈佛校內所設立的獎學金、助學金對中國留學生而言“比較好拿”,但最高額度往往達不到需繳納學費的標準。也就是説,潘的基金對於這些學生來説,的確是雪中送炭。
當然,有人説,潘石屹這麼做是源於自己的企業戰略;也有人説,他是在為自己的孩子今後進入這些世界名校提前做鋪墊。如果情況屬實,潘的行為即暗藏某種投資的意味,其做慈善的成分要打些折扣,對其“動機不純”的詬病也就無可厚非。因為慈善不能成為牟利工具,對以慈善為名“做生意”,確實需要有所警惕。
眼下,如何迎接中國慈善的春天,讓慈善成為社會財富重新分配的一條和諧之路,我們還需要做很多事,這不僅需要慈善制度的完善,更需要民眾慈善素養的提高,所以,看待“潘式慈善”,共識應多於詬病,何必求全責備。(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