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對盛會的新鮮感已經大幅降低,借體育盛會以“提升國際地位”的邊際效應也在大幅遞減。為政者應該跟上這種“民心流變”,自己要多問一下,有些會是不是非辦不可?
前些天越南因“缺錢”、國內不支援等因素放棄舉辦2019年亞運會,之後就不斷有人問中國是否會接手。5月8日,在青奧會倒計時100天發佈會上,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説:“既然能夠辦青奧會,就能夠辦亞運會,如果需要的話,我們是願意承擔亞運會的。”
市委書記的身份加上發佈會這一正式場合,讓很多人“誤”以為南京有正式“接盤”的考慮。在引發很多網民爭議之後,南京方面隨即“辟謠”,稱楊衛澤的原意是南京“有條件辦”,而並非是説“要申辦或接辦”,並表態“近期是不會申辦亞運會等大型綜合性賽事的”。
不過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副司長溫文倒是持“力挺”態度,稱支援中國城市申辦。所以不排除今後國內還會有別的城市出面“接盤”。但從南京字斟句酌的“辟謠”來看,當地政府可能也感受到了,民眾對花大錢辦大會的懷疑態度。
國內很多城市辦會的熱情和能力已無人懷疑,但人們對一些城市“花錢不眨眼”的辦會風格也印象深刻、心懷憂慮。
以2010年廣州亞運會為例,官方審計報告稱,截至2011年4月30日,為舉辦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共投入資金174.78億元,其中絕大部分(140.29億元)來自各級財政。這還僅僅是直接投入的資金,加上配合亞運會進行的城市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總費用超千億。雖然輿論多番呼籲,廣州亞運會資金的具體使用明細至今尚未公開。
如果説幾年前國人對“盛會”尚有不少期待,現在則多了很多審慎。人們關心的不僅是為了辦會地方政府花錢大手大腳、不明不白,更懷疑舉辦這些盛會的真實意義何在,性價比幾何?因為,隨著一系列盛會的舉辦,國民的新鮮感已經大幅降低。而隨著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升,借體育盛會以“提升國際地位”的邊際效應也在大幅遞減。公眾對盛會的舉辦也越來越挑剔,除非是冬奧會、世界盃這樣的盛會,或許才能獲得廣泛的民意支援。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政者應該跟上這種“民心流變”,自己也要多問一下,有些會是不是非辦不可?信心滿滿是因手握重金,但任何時候切不可忘,自己終究不過是“管家”而已,花錢尤其是花大錢,還是要問主人的意見。
一個城市要不要辦亞運會(或其他任何會),究竟誰有決定權?越南放棄亞運會主辦權時,許多人點讚,重要的一點就在於,越南遵循了“民主糾錯”程式,將多數國民的反對意見通過國會聽證會等方式集納上來,最終民意形成決策。這一機制當為國內的一些城市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