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糾錯沒有放不下的面子

時間:2014-04-28 11:01   來源:京華時報

  河北省大城縣的王進軍,因雇兇傷人被判故意傷害罪獲刑。就在王進軍服刑期間,當年被指受他雇傭去傷人的奚昆鵬落網。因故意傷害罪被判刑的奚昆鵬,口供並未提及王進軍,法院也沒有認定他係受人雇傭。王進軍認為自己被明顯錯判,希望法院糾正。目前,河北省高院已安排專人就王進軍申訴進行協調和查閱案卷,但尚無結果。

  回顧整個案情,王進軍的確有被冤枉的嫌疑。考察其作案動機、作案前預謀等環節,缺乏確鑿證據鎖鏈予以佐證。假如真的是王進軍指使他人行兇,何以在發生矛盾三年後方才動手?倘若真的是王進軍指使奚昆鵬作案,那麼審判中的兇犯何以輕易放過手中的這根“救命稻草”?受人指使和主動作案,犯罪動機有所區別,法庭在定罪量刑時也會有所斟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頒發的《關於規範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對終審刑事裁判的申訴,具備“審判時未收集到的或者未被採信的證據,可能推翻原定罪量刑的”“主要證據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證明力的”“據以定罪量刑的主要證據自相矛盾的”等條件時,人民法院應當決定重審。

  既然此案這般吊詭,存有冤案之嫌,河北省高院理應啟動重審,儘快查清案件真相。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河北省高院認為,根據現實情況,最快的糾正方式應當是王進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訴,由最高人民法院法院做出由河北省高院再審的裁定。沒有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定,河北省高院也可以進行糾正,但過程將會非常漫長。

  何以出現這種奇怪的“出口轉內銷”情況呢?2009年7月,河北省高院做出終審裁定,維持廊坊中院的判決,裁定書稱“原審判決書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確鑿”;2011年4月,河北省高院還駁回了王進軍申訴,指出沒有相關充分證據支援。既然之前做出否定裁決,如今要根據新證據啟動重審,即便不被追責,何嘗不是一件有損面子之事?如此揣摩,“過程將會非常漫長”也就“情有可原”了。之前,有學者統計了20起典型的冤案,無一起是司法機關主動洗冤,由此也可見一斑。

  可問題在於,還原案件真相、彰顯公平正義與維護自身面子之間,究竟孰輕孰重?即便百萬分之一的錯案,具體到某個當事人,都是百分之百。司法權威固然重要,但這絕不在於它的判決“無懈可擊”,更在於“有錯必糾”的勇氣和“出錯速糾”的態度。王進軍案何去何從,值得我們拭目以待。(歐陽晨雨)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