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很重要”已成當前中國的共識,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繼而屢屢成為關注焦點。近日北京傳來消息,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一個月,該市環保系統已根據條例立案100起,處罰金額301.3萬元。
參照倫敦摘掉“霧都”帽子的歷程,比對美國“清潔空氣”的記憶,我們可以説,霧霾治理有一個過程,急不得。不過,急不得,卻也等不得。從史上最嚴條例到史上最嚴執行,從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國十條”到各地立下控制霧霾軍令狀,這些可貴的主動作為,不一定立竿見影就能讓風煙俱凈,卻都是治理的必然過程。最終成效的取得,就在這一步一個腳印的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之中。
面對問題,堅定決心並著手解決,無疑能讓公眾更有信心、更多參與、更加支援。但城市霧霾的成因十分複雜,特殊氣象、汽車尾氣、燃煤供暖、秸稈焚燒甚至是居民炒菜做飯,都有“嫌疑”。這正説明霧霾只是“臉上的表像”,背後有著“肌體的病灶”。無論從其歷史看——長期粗放發展的積弊,從其規模看——各地近兩年來集中爆發,還是從其影響看——每個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治理霧霾都呼喚更為宏觀的視野。
在“十面霾伏”“自強不吸”的揶揄中,2008年北京奧運時的藍天記憶變得更為美好。當時,單雙號限行、停止工地施工等運動式治理方式,在短期內成效明顯。近日又有消息傳出,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北京“奧運模式”再創新,更多強調與周邊省市的聯防聯控。這體現了人們對環境治理的認識更進了一步。的確,哪個城市都不可能是一隻大口罩,透進空氣卻又隔離污染。而在區域經濟體中,環境容量如何、工業佈局怎樣,都是需要通盤考慮的事。有人説,長三角發展基本同步,珠三角則在一個省內,聯防聯控都比較好辦,而京津冀卻不僅涉及複雜的省際協調,更面臨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相比制定和執行史上最嚴條例,這確實是更為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更寬的治理視野和更多的改革智慧。
而所謂聯防聯控,又豈止于地域之間?霧霾的治理,涉及從生産到生活方式的轉型、涉及從經濟到文化觀念的變革,它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問題,也不僅僅是環保一家的事情。當發展呈現錦標賽式的競爭,怎樣讓各地願意放棄自己的政績去換取一片藍天?當能源升級的需求與既成的壟斷格局發生矛盾,如何拿出百倍勇氣突破利益的藩籬?當汽車成為工業文明的象徵,又如何引導眾人更多利用公共交通以減少排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肯定要包含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的內容,這必然不是零敲碎打、一鱗半爪的事。可以説,公眾對霧霾消散的期盼,與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期盼,在本質上可謂一致。
有學者認為,傳統中國是一個“治水社會”,農業生産的需要、大江大河的氾濫,讓整個社會必須團結協同、整合資源來興修水利、減少水患,國家因而産生,文明因之演進。霧霾之於工業社會,正如水患之於農業社會,都是一種根本性、全局性的問題,需要的是全社會協力的“整體性治理”。當前,我們已經累積了相當的資本、技術、人才和制度等治理資源,已經具備在國家內部地區間實現差異化發展來實現整體治理的條件。如果能以霧霾為突破口,破解發展與環境的考題,無疑將成為中國為人類文明所做出的新的更大的貢獻。(張 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