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治理能力得下點笨功夫

時間:2014-04-03 13:41   來源:人民日報

  以勤補拙才能化繁為簡,腳踏實地才能真正治本,這是實現治理現代化的正路

  被稱為“史上最嚴交規”的公安部123號令自去年初實施以來,取得了怎樣的成效?日前,公安部門交出了執行成績單:去年一年,超速造成的事故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61.6%、59.6%;違反交通信號燈通行違法行為下降40.2%。而按新規考證的新司機,被查處違法起數下降更是達到72.9%。雖然曾遭遇“一次就紅牌罰下”“比考英語四級還難”的吐槽,但這樣的數據或許可為當時的爭議畫上一個圓滿句號。

  這讓人想起許多中國老司機在國外駕考的經驗:第一次考沒通過,往往不是因為車技,而是因為習慣。老外“並線看盲區”的動作要求相當誇張,轉頭的動靜得很大。聰明的新移民因此在應試前會換上高領硬質的“鐵布衫”,只要一轉頭,“音效”隨之響起。良好習慣的養成,就這樣在一種近乎苛刻的“開頭”中定下了基調。

  某種程度上,“最嚴交規”的作用,也是要撬動交通違法和交通陋習的心理溫床。“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好習慣養成不易,壞習慣改變更難。“最嚴交規”執行一年,交通事故銳減的數據只是表像,如今許多大車司機發車前都會擦乾凈號牌,往日的“馬路佐羅”習慣係好安全帶,路口出現了互相提醒勸導,車讓人、人讓車的場景。這些無形收穫,更令人振奮。

  嚴字當頭,一開始的確令許多人不適應,而一旦執行到位,換來的是共同敬畏和維護制度的好環境。許多關乎治理的問題,往往不是因為制度不夠或機制不善,而是因為制度得不到堅決徹底的執行。企業污染排放早有明文規定,如果違法成本太低就形同虛設;禁止公款吃喝已發過幾百個紅頭文件,如果總是通融變通就還難有效果。在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制度建設和剛性約束,同樣要“兩手抓,兩手硬”。

  當然,徙木立信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不斷修補細節和完善運轉,才能保證最終駛向治理現代化的目的地。比如,123號令中的“黃燈”條例曾飽受詬病,多數質疑者當時並非反對闖黃燈重罰,而是對於界定方式和技術有自己的理解。公安部去年果斷暫緩執行“黃燈”條例,然後用半年時間排查各地交通信號和監控設備,認真聽取各方意見。這一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建設性姿態、積極的互動、注重實踐的方法,都是現代治理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規定“管用”從何而來?只能靠辛辛苦苦地調查和研究,靠兢兢業業地聽取和分析。制度“有效”又如何保證?也只能靠本本分分地遵守和維護,靠認認真真地執行和貫徹。而最終的效果,是以制度改造習慣、形塑風尚,養成現代交通文明。“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如果説制度建設是拳腳招式,那麼制度的執行和完善則是出擊力道,而制度的文化和信仰更是內勁功夫。面對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的複雜問題,只有紮好馬步站好樁,多下一點笨功夫,才能修煉好治理能力。

  短短一年,質疑、接受和起效三部曲跌宕起伏,未來料定還有“不斷完善”這艱難的第四部要上演。正如馬路再堵車也不能隨便駛入應急道一樣,對於治理難題,無論政府、社會還是民眾,再去找一些討巧的治標手段顯然行不通。以勤補拙才能化繁為簡,腳踏實地才能真正治本,這樣的路固然難走,卻是實現治理現代化的正途。(曹鵬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