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逼婚”的代際差異和焦慮心態

時間:2014-01-22 11:44   來源:鄭州晚報

  近日,一份《2013年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受訪者曾被父母“逼婚”,“80後”是遭遇父母逼婚的主要群體。超四成的父母選擇“唐僧模式”,即不斷地言語催促;近兩成的父母喜歡“發動群眾”,用親朋群體施壓;還有的父母直接趕鴨上架,強行安排相親約會。(1月21日《南方都市報》)

  一提到父母,許多人都會聯想到“可憐天下父母心”。從情感上看,“父母心”體現了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從道德上講,“父母心”處於一種特定的道德壓力之下。在中國特有的人格建構模式中,子女只要沒有成家立業就始終不算成人,父母有權利也有義務管教和督促。當傳統的婚戀文化和現代的焦慮心態相結合,“中國式逼婚”的火焰便越燒越旺。

  父母與子女在生活經歷、教育背景、價值觀念上存在著鮮明的代溝,兩代人有各自的怕與愛。然而,在子女婚戀這個問題上,兩代人的怕與愛奇妙地糾纏、融合在一起。子女覺得父母太過市儈和現實,父母則認為子女太強調感覺和緣分,生活方式的代際差異,擇偶標準和婚戀觀念的摩擦與碰撞,導致“中國式逼婚”愈演愈烈。

  為什麼明知婚事要由子女決定,父母卻不厭其煩地催婚乃至逼婚?基於先例的慣性聯想也好,基於預防的未雨綢繆也罷,當鬆弛的情感關係與焦慮的社會心態交織在一起,張愛玲那句“出名要趁早”,變成父母們“結婚要趁早”的忠告。焦慮的父母們,以愛之名,不斷鞭策子女在擇偶的道路上絕塵狼奔。

  當“中國式催婚”成為一種結構性壓力,不堪重負的子女被動地選擇“破解之道”。不論是閨蜜扮“戀人”寬慰父母心,還是躲“逼婚”乾脆不回家,抑或是租賃男女朋友回家,春節原本是闔家團圓的美好時刻,卻嬗變為子女與父母鉤心鬥角的舞臺,這樣的無奈和艱辛,讓人唏噓不已。

  事實上,“中國式逼婚”更是當下青年人婚戀困境的縮影。每一個“剩男剩女”的背後,都有著錯綜複雜的利益考量和情感糾葛。當擇偶偏好與經濟條件、社會關係、教育背景等社會資本勾連在一起,“門當戶對”的階層內婚姻也好,“女性往上找,男性往下找”的梯度效應也罷,年輕人並不是不願意成家立業,而是現實的窘迫與無力,讓他們缺乏“想愛就愛”的自信與從容。

  子女們固然要擯棄好高騖遠的婚戀觀,父母們也要尊重子女婚戀的獨立自主權利,對子女的生存境遇給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當然,一個充滿希望和活力的社會,應該讓青年人擁有更多“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只有多方合力,“中國式逼婚”才會逐漸消減。(楊朝清)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