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北京準備制定高峰時段地鐵票價差別化方案,地鐵“2元時代”或將終結。這前幾天曾引起一輪討論,但昨天某專家的一席話,再度激起喧囂。他稱,“北京地鐵低票價,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人利用地鐵出行,不管有事沒事”。
相信每個在早晚高峰乘坐過地鐵的人,都會有“刻骨銘心”的體會,不要説座位,找個地方站著都很奢侈,很多站點甚至都擠不上車。有網友説得形象,誰“有事沒事”花兩塊錢去把自己擠成一張相片?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有事沒事”的言論,顯得太不食人間煙火,引來網民吐槽也在情理之中。
當然,專家可能會覺得“委屈”,因為他後面也提到,上下班的高峰擁擠是種剛需,想用調價來控制地鐵出行,難度較大。但一句“有事沒事坐地鐵”,在輿論敏感的氛圍中,難免激起爭議:到底有多少人“有事沒事坐地鐵”?這樣的話語不接地氣、脫離實際,哪怕是個人觀點,放在公眾輿論場中,仍然難以令人接受。
網民之所以揪著一句欠妥言論不放,説到底,未必是故意斷章取義,或許也是借機表達對地鐵乘坐體驗不佳的一種情緒。不管地鐵調不調價,都應看到,在眼下,地鐵運力與出行剛需之間的不協調,成了擁擠的重要原因。從根本上講,正因地鐵線路里程不夠,運營能力仍然不足,才導致龐大客流無法分散,地鐵在高峰期間成了沙丁罐頭,坐地鐵變成“活受罪”。不看到這點,有的人卻拿民眾貪“低票價”的便宜説事,是認知錯位,也模糊了核心議題。
要紓解交通擁堵局面,終究還需加大財政投入,加速整個城市公共交通建設,完善相關設計和管理,以提升運力,這包括地鐵線路設計、發車間距上更科學的設計,全面提高公交出行比例。認為民眾因票價低所以“有事沒事坐地鐵”的言論,卻是將嚴肅的問題泡沫化,也間接製造話語斷裂,遭到如潮的質疑,在所難免。(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