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黑龍江省對外公佈了作風建設的成效,在嚴肅查處547起頂風違紀案例、通報424人的答卷中,一名因喝酒致陪酒人死亡的副省級幹部,被給予留黨察看一年、行政降級的處分,引來了眾人圍觀。
一般人看到這條新聞,第一反應肯定是:這副省級幹部是誰?可把這通報翻個底兒掉。我們愣是看不到一個姓名,非但如此,547起案例、427人通報,一組組看似戰果豐碩的數字掃過之後,這些案子究竟如何?這些人又幹了什麼?無從知曉。
這倒並非是苛責當地,留黨察看、行政降級,都可謂極其嚴厲的懲戒措施。據了解,這一處分在黑龍江官場引發了強烈觸動,不少幹部都感到了空前的壓力。當地轉變作風的力度和決心無疑是有的,並且還不小。
然而,體系內部的震撼,並不意味著在民間能夠收到同樣的效果。這些年,類似“某某幹部”、“ 領導”的“保密新聞”屢見不鮮。對人對事,表揚要具體、批評要抽象成了心照不宣的處事原則。這在一般工作場合或許還適用,但對違法亂紀的官員還來這種“網開一面”,則有些過於謹慎和不負責任。遮遮掩掩,一來讓一些幹部萌生僥倖心理,二來讓公眾覺得誠意不夠。更進一步説,細節上的“精雕細琢”,甚至會讓本該贏取讚頌的工作付諸東流。名字都不提,誰知道查處懲治落到實處了沒有?免職又復出、帶病還提拔的現象,無不暴露了透明度不足、監督不到位的危害和弊病。
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資訊高度爆炸的今天,公眾對事關公權力的知情意識日益高漲,不拖延、不隱藏、不糊弄必不可少。既然是搞作風建設,那麼就應該徹底放下包袱。人都已經處分了,隱去名諱的遮遮掩掩,究竟又能收到什麼效果呢?這麼多雙眼睛盯著,“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又談何容易?息事寧人的低調掩飾,換來的往往是排山倒海的圍觀,這豈不弄巧成拙?此種情況之下,呼應公眾的訴求,學會和公眾溝通,是各級幹部都應注意的重大課題。
更何況,用“某某”來當作遮羞布,最終會傷害到誰的公信力不言而喻,這樣既不聰明更不利健康。所以與其掩飾,倒不如拉到太陽底下消消毒、除除濕,把腠理之疾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恐怕才是最得民心的辦法。(逄自立 原題:“某某幹部”不妨曝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