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捂堵拖”?為誰“捂堵拖”?

時間:2013-10-29 15:54   來源:工人日報

  讓人遺憾的是,與媒體“掀、追、究”的著急相比,一些被監督的對象和部門往往很淡定——你報道你的,我處理我的,我想處理誰、想什麼時候處理、想怎麼處理,我自己説了算,你若不嫌煩嫌累,儘管繼續報。長此以往,這似乎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媒體曝光一次——相關部門回應一下——媒體追問一次——相關部門再敷衍一回。

  10月27日,新華社的報道梳理了近期典型的“捂、堵、拖”事件,包括今年2月1日,連霍高速河南澠池段義昌大橋因一輛運輸煙花爆竹的車輛發生爆炸,造成半幅橋面垮塌、多車墜橋、10人死亡,至今沒有公佈事故最終處理結果;今年5月爆出的張藝謀有多名子女事件,無錫市計生委稱“儘快答覆”已近半年;“氣功大師”王林非法行醫事件,如何處理杳無音訊;河南林州民警摔童案,事發至曝光長達一個月時間;山西苯胺泄漏,遲報緩報造成事態惡化。

  近年來,推行資訊公開、打造陽光政府是一個總體趨勢,也是中央對各級地方政府和部門提出的要求。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資訊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不可否認,自2008年《政府資訊公開條例》施行以來,我國在政府資訊公開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不少地方和部門能夠及時針對社會熱點展開調查,直面問題,積極回應。然而,與公眾的期望相比,仍有不少地方和部門存在資訊公開不主動、不及時,面對公眾關切不回應、不發聲,或者把一些簡單表態當作“緩兵之計”等問題,比如上述新華社報道中所舉的例子,比如此前媒體頻頻曝光的一些律師、專家和普通百姓申請公開某些資訊遭拒的情況。

  不可否認,諸如“正在調查”、“一定嚴懲”或者乾脆默不做聲,以及“不掌握這方面資訊”、“涉及國家秘密不便公開”之類的回應可能確有現實情況複雜、調查需假以時日的因素,但更多的時候,這中間的“小九九”恐怕就像“皇帝的新裝”一樣,早已被公眾看出端倪,這些“緩兵之計”不過是在等公眾遺忘,等新的、更惡劣的事情爆出,然後成功淡出公眾視野和輿情中心。

  此時此刻,上述被梳理、盤點的當事地方政府部門和人員一定在埋怨——本來大家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媒體一追問,又想起來了,如何是好?

  印象中,新華社定期追蹤一些熱點輿情事件的處理結果、最新進展已不止一兩次,每一次都會有“捂、堵、拖”的地方和部門被點名,有些甚至一再被曝光。客觀地説,這不是跟誰過不去,而是履行媒體的監督責任和義務,敦促事件儘快解決。如果媒體也跟著公眾一起遺忘,那麼不了了之的事情只怕會越來越多。

  讓人遺憾的是,與媒體“掀、追、究”的著急相比,一些被監督的對象和部門往往很淡定——你報道你的,我處理我的,我想處理誰、想什麼時候處理、想怎麼處理,我自己説了算,你若不嫌煩嫌累,儘管繼續報。長此以往,這似乎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媒體曝光一次——相關部門回應一下——媒體追問一次——相關部門再敷衍一回。

  無論哪一個政府部門都沒有混日子的權力。“捂”住真相、“堵”住追問、“拖”住處理,短時間內可能是躲過了風頭,但真相早晚會見光,拖著不處理往往會激起更強烈的質疑,最終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會更大。

  為何“捂、堵、拖”?為誰“捂、堵、拖”?公眾心裏有桿秤。若牽涉的是無權無勢的“平頭小卒”,一些部門會“捂、堵、拖”嗎?若真相的曝光有助於官運亨通、“政績”斐然,一些人會“捂、堵、拖”嗎?説到底,要“捂、堵、拖”的,往往是那些于政府形象無益的醜事。

  如果説“捂、堵、拖”只關乎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形象與前程,媒體或許不會如此鍥而不捨。問題是,一些被“捂、堵、拖”的事情往往關涉公眾的切身利益甚至公共安全,試想,橋梁垮塌的原因含混其辭、鎘超標大米的流向無可奉告、非法行醫的處理杳無音信,難道只是一座橋、一批大米、一個騙子的事情嗎?

  説到底,相關部門敢於、樂於“捂、堵、拖”,還是因為這麼做的成本很低、收效很大。如果任何“捂、堵、拖”的事情都能被及時追責,任何怠于履行職責、混日子的公職部門和人員都將因此被摘官帽、斷仕途,這些伎倆還會一再發生和奏效嗎?(林琳)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