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舉國歡慶,普天同樂,一年之中又一個美好的7天假日開始了。
9月28日上午,“首屆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産嘉年華”大型活動在位於石景山區玉泉路的北京國際雕塑公園開幕。這項活動是“首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的一部分,給北京市民提供了節日文化享受和文化消費的獨特體驗。人們在這個大型嘉年華中,可以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産講座、表演、展銷等多個引人入勝的環節,盡情享受北京的“文化味”,同時又能得到淘寶的樂趣。
受北京市文資辦委託,北京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北京商報》和石景山區人民政府等部門主要承擔了活動的組織工作。我有幸受邀參加了開幕式,並先睹為快。據我了解,近些年來,《北京商報》一直努力致力於文化産業的報道,創辦了國內首份文化創意産業週刊,在業界産生了良好的反響。如今,他們嘗試參與到文化産業中來,整合首都文化資源,舉多方之力,動員起來,一起為首都的文化大市場添磚加瓦。
北京的文化創意産業大有可為。這是因為有歷史文化名城和千年古都的深厚文化積澱,同時,又有規模龐大的文化消費群體,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的文化精英人才。北京這座城市不同於其他新興國家新興城市的最突出、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北京的“文化味”。北京最迷人的地方,應當説也就是與眾不同的“文化味”。什麼是一座古老而又嶄新的城市“文化味”?什麼是北京的“文化味”?老北京人有老北京人的解釋,新北京人有新北京人的看法,也許短時間還不能達成共識。對北京的“文化味”暫時沒有共識並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需要人人努力,從現在做起,推動北京的文化活動日益繁榮。我相信,隨著北京各類形式的文化活動大力開展,北京的“文化味”就會透過社會的組織機體散發出來,給人們以美好的享受和生活的快樂。基於此點,我非常欽佩《北京商報》熱心推動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的努力,也切實感受到了他們的努力正在使北京的“文化味”越來越濃。當然,以北京之大,以北京人口之多,以北京文化精英人才之眾,北京的“文化味”可以再濃一些,也理應再濃一些。任重道遠,同志仍需努力。(蘇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