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淮安市盱眙中學的學生反映,他們學校的校服編號竟然都是按照中考成績排名編制的,號碼就印在校服胸前和背後,很是顯眼,很多中考成績差的學生都不好意思穿校服了。(10月01日《南京日報》)
該校負責人表示,校服上印製的號碼是教育部門的學籍號碼,而這一號碼是教育考試部門按照學生中考排名來分配的,學校並沒有注意到這一問題,只是簡單地按照學籍序號分配了學號,這才造成學生中考成績排名被印在校服上的尷尬。學校目前已經叫停了這一行為。
學校的解釋貌似合理——不是有意而為,可是,如果學校的解釋成立的話,這暴露出另外兩個嚴重的問題,一是當地教育部門管理學生的思路,就是“唯分數論”,已經把分數、排名融入到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二是當地教育部門並沒有按照國家教育部和省教育主管部門關於實施“一生一號”學籍資訊管理的規定,落實學籍管理。為此,對於此事的處理,不能止于“叫停”,當地教育部門必須給出合理的解釋,上級主管部門也必須進一步調查。
學校在校服上編號,這並非多大的問題,問題出在號碼與成績排名一一對應,這無疑侵犯學生的隱私、尊嚴。而當地教育部門按中考排名分配學籍號,更令人不解。前不久,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從今年新學期起,全國中小學生學籍資訊管理平臺聯網啟動,2億多中小學生都將擁有伴隨一生的學籍號。江蘇這所學校的高中生,難道他們的中考排名將由此跟隨其一生?
所以,對於江蘇這所中學“不經意”暴露出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不可等閒視之,應該追查學籍資訊平臺的實際使用情況,以及是否還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並推進教育管理和評價體系的改革,只有教育部門、學校消除不公平的管理規則,才能給每個學生自由成長的空間,讓他們成就為最好的自己。(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