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做公務員嚴重浪費”説給誰聽

時間:2013-09-13 16: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2013年諾貝爾獎北京論壇上,2006年度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説,“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輕人,都擠著想去做公務員,這是一種嚴重的浪費。”他説,“我們希望看到聰明的年輕人對媽媽説:媽,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開公司去了!”“當然,每個國家都需要公務員,但政府機構不是給年輕人的,這是低估了他們的能力,是大材小用,也浪費了社會花在他們身上的教育成本。”菲爾普斯認為。(《新京報》9月12日)

  年輕人爭當公務員是一種“嚴重浪費”,對於一個有活力的社會而言,這近乎常識。因為,社會財富只能來自於創造而不是分配,而公務員不屬於直接創造財富的環節。最有創業激情也最有創新精神,同時還最有年齡優勢對抗失敗風險的,當屬年輕人無疑;當年輕人集體尋求所謂的穩定和安逸,社會活力就不可能真正被激發出來,各領域的創新精神也不可能真正得到釋放。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對我國年輕人的忠告,其實只是重復常識。

  只不過,上述忠告更多是基於宏觀的集體理性,那具體到特定情境下的個體,在我們的“特殊現實”下,為什麼我們的年輕人更喜歡“當官”,以至於萬人爭搶一個熱門的公務員崗位?首先當然是因為我們的“官”可能與別處不同——權力更大,約束更小。小學生都喜歡“當官管人”,“官本位”之所以深入思想骨髓,是因為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財的念想。可是,現實的殘酷之處卻在於,我們歷來有“陞官發財”的説法,似乎只要“陞官”了,“發財”就不成問題。很多人爭當公務員,正是奔著“陞官發財”而去,哪怕是一點小權力也要想辦法兌現成金錢。沒有官員財産公示制度的約束,反而有“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罪”兜底,以“灰色收入”名義存在的各類腐敗現象,未入官場的人罵並嫉妒著,已在官場者笑並神秘著。

  “我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開公司去了。”這種美國式的創業激情,無論是對於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促進青年人才流動、提高創新能力,還是對於將個體的“中國夢”凝聚成整體的“中國夢”,都大有裨益,但在當下的現實中,卻必然遭遇無人喝彩的尷尬。年輕人走向市場必然遭遇一個大問題,即與各類政府機構和官員“搞關係”,這不僅意味著需要更多無謂的“企業公關成本”,更意味著必須面臨從起點開始就難言公平的營商環境。某些國企動輒數億元的“業務招待費”,其實就是某些部門“三公經費”的賬外賬,這是那些想“去西部、去南部、去北部開公司”的年輕人所無力承擔的,除非他們可以“拼爹”——只不過,靠“拼爹”開公司,不僅背離了鼓勵年輕人創業的本意,反而是“官本位”的延伸與“階層固化”的延續。

  年輕人爭當公務員是一種“嚴重浪費”,諾獎得主的忠告,當然是説給年輕人聽的,但又不只是説給年輕人聽的。當常識成為常態,充滿活力的社會必將前途無量。(舒聖祥)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