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在總結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新勝利的基本要求時,概括了八個“共同信念”,其中一個就是“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生活變得更為富裕,是每個地球人美好的願景。然而,在剝削階級統治的社會,富裕起來的是少數剝削階級。就是已經成為最富的美國社會,貧富差距還在不斷擴大,出現所謂“1%的富人收入畸高的弊端”,以至釀成民眾“佔領華爾街”的激烈抗議行動。
走共同富裕道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題中應有之義。革命勝利以後,我們就是朝著這樣的目標去奮鬥的。當然,在建國後,我們曾經走過曲折的道路,計劃經濟時代的平均主義、“一平二調”、“大鍋飯”,使得經濟動力衰減,呈現“票證經濟”、“短缺經濟”,不僅沒有“富起來”,反而出現“窮則變、富則修”的“貧窮社會主義”,搞什麼“窮過渡”。新時期,我們從這種非正常的理念和境況中走出來,鄧小平“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有力判斷,尤其是鄧小平所指出的社會主義本質的五句話,即“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達到共同富裕”,成為發展中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論斷,成為人們的共識,指導著我們的行動。
由此,“共同富裕”一直是人們的一個願景,“堅持共同富裕”成為一個信念。
改革開放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所謂改革,就是對利益格局的調整要“傷筋動骨”,尤其是經濟體制,我們“做的手術”,不是“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將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伊始,農村的聯産承包,城市工廠的砸“鐵飯碗”、“大鍋飯”,都是衝著“平均主義”分配方式去的。“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策略,就是這時候的一種魄力和決心。市場經濟崇尚“多付出多得”,而且“按要素分配”,由於這種“資源配置方式”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相聯繫,社會從財富地底下噴涌、極大增長,中國人民在上世紀90年代告別短缺經濟,老百姓由衷地説,“毛主席領導人民站起來,鄧小平領導人民富裕起來了”。
但市場經濟是雙刃劍,在人民總體富起來的情況下,收入差距,包括城鄉、地區的差距也擴大起來。有數據顯示,1978年,農民的年收入為134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43元,2011年,農民收入6977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1810元,收入都增長幾十倍,而差距拉開了,1978年城鄉為2.58倍,2011年為3.13倍,而同期,國際平均城鄉差距為2倍和1.7倍。地區差距同時擴大。基尼系數也從0.18(1978年)到現在的0.49,超過0.4的警戒線。國家統計局2000-2010年資金流量表顯示,我國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由53.3%下降到47.8%;在國民收入中,政府收入佔比由14.5%提高到18%;企業收入佔比由17.9%提高到21.6%;居民收入佔比由67.6%下降到60.4%。
收入差距的拉大,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成長的煩惱”,差距擴大也造成社會的不和諧的聲音。期待對收入分配改革“再破冰”,追求“共同富裕”,是目前民眾的強烈的呼聲。正是這樣,十八大提出“堅持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正是與民眾想到一起去了。
改革開放,使中國“國強民富、民族復興”,這是大家的“中國夢”。強國和富民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強國,國家落後要被挨打,近代中國就有被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掠奪的屈辱的歷史,強國的方針是得人心的。然而,富民同樣不能小視,共産黨的天職和宗旨就是“讓人民過上富裕的日子”,沒有“民富”,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也會下降。十八大報告和新一屆的中央領導的言行之所以受到民眾的擁護和響應,重要之點,就是其中“民富”信號是那麼的強烈!比如——
兩個“百年遠景”。十八大報告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我們進入全面小康社會。2000年“總體進入小康”,按照國家統計局的16個量化指標(GDP、每人平均GDP、城鄉居民收入、恩格爾系數、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營養攝入量、住房面積、道路長度、森林覆蓋面等)計算,按地區算,59.6%進入小康,桉人口算,75%進入小康。2020年須“全面進入小康”。另外,到建國一百年時,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準。按世界銀行的標準,目前大約每人平均GDP達到一萬至一萬兩千,進入中等發達階段,我國2011年的每人平均GDP已達5300美元,即到2020年“翻一番”,我們將達到“中等發達”的標準,當然,到2050年的標準會進一步提高,但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我們對達到美好願景充滿自信。
城鄉居民收入的“倍增計劃”。我國2000年總體邁入小康,2020年將實現全面小康,具體指標為“實現GDP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也就是GDP從39萬億元增長到近80萬億元,農民年收入從5919元,增長到約12000元,城鎮居民從19109元,增長到40000元,其中還有CPI每年增長的因素得計算進去,城鄉居民的這兩個收入數據,就十分具體,人們“看得見、摸得著”。據統計部門測算,倘若城鄉居民的收入自現在起至2020年,每年都增長6.8%,我們就能達到這個目標。十八大報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對企業來説,十八大報告説,“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保護勞動所得”。論述分配改革的指導意見的話語,民眾尤其期待它的實施和兌現。
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濟有巨大增長,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相比之下,教育發展雖然每年有明顯的增量,但在世界的排位處於並不顯眼位置。2008年,國際有關資料顯示,教育投入佔該國GDP比例的排位的比較中,我國只排在第96位。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馬斯 傑弗遜説:“每一代美國人都能達到遠超過前一代人的教育水準”,而且,傑弗遜説,“不同民族、地區教育程度差距逐步縮小,經濟發展的差距也隨之縮小”。注意他説的“遠超”,給人啟發。現在,我們的教育發展也加大投入力度,今年全國投入8000億,上海投入700億,以在今年達到教育資金佔GDP的4%,可見政府的決心。人們注意到,我國是城鄉差距明顯的“二元結構”的國家,經濟發展差距與教育發展差距聯繫在一起。教育均衡化又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城市約有2.5億流動人口存在,造成流動打工者子女的求學存在不小的困難。十八大報告指出:“教育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經濟學告訴我們,教育(包括醫療)屬於“第二類公共産品”,是所謂“提升公民素質的公共産品”,有一定的競爭性、排他性和分割性,“共用”的難度更大。因為優質教育資源總是有限的,城鄉、地區差距客觀存在,享用教育資源的差距亦客觀在,需要政府在教育發展中,統籌兼顧,盡力加以“均衡化”佈局和配置。正如十八大報告所説,“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支援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準,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上海正在先行先試的“重點大學、中學郊區開設分校”、“3所以上名校集團辦學”、“委託專職機構辦中小學”、“地方政府與高校合作辦學”、“城郊結對辦學”、“搞辦學聯合體”等,組成交流合作和共用資源的校際合作組織,都是有益探索。我們期待教育興盛、教育均衡化發展的和諧局面的呈現。
人民的嚮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在與記者見面是説了一段推心置腹的“大實話”:“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番話被國內外媒體高度評價,筆者以為,這人民所嚮往的十個“更”,就是人民對“民富”的追求,習近平總書記這段話,説出了人民的心裏話,表現了黨和人民群眾是心心相印的。
當然,此文列舉的幾個案例,是十八大報告和黨中央領導言行關於民富信號的很小一部分,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都滲透著“民富”的設想和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十八大最亮的亮點之一是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地位的確定,民富信號的強烈,正是我們貫徹科學發展觀、尤其是踐行以人為本核心立場的表現。我們深信,在黨和人民的同心協力奮鬥下,國強民富的民族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夢想成真”。周錦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