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披露,首部小學滬語教材9月初就有望進入課堂。但也有教育學者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與國家的明文規定有所不符,不妨在現階段緩而行之。
滬語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載體,但近期一項調查顯示,即使在上海本地出生的學生中,目前也只有60%左右能完全聽懂和會説上海話。上海90後不用上海話交流,00後不會説上海話的情況已經十分普遍,長此以往,滬語傳承就會出現斷層。因此,滬語教育應早日未雨綢繆。
滬語形成的歷史是與上海開埠密切相關的,在從閉關鎖國狀態一步步走向開放的過程中,原有的語言文字明顯不夠用,於是就不斷發明各類新詞語,或者直接借用外來語、各地移民方言,藉以把握新事物,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滬語。海派文化的務實、包容和對現代法治意識的認同,其實都已深植在滬語中,成為一種文化自覺。
我們也應該看到,經過多年的努力,上海中小學普通話教育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全社會也已形成普通話交流的良好氛圍,在此基礎上適當引入一些滬語興趣課程,反而能進一步推進第二代新上海人更快融入城市生活,對提高城市的包容性是有利的。讓孩子更快具備學習多種語言的能力,才能促進他們未來更好適應社會變化,擁有更多元的發展路徑選擇權。當然,滬語進校園,不能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