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物價統計瞞不過菜市場

2010年07月09日 14:18:0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相關部門拿出來的物價數據不僅要經得起菜市場的檢驗,還得經得起宏觀市場的檢驗。對此,應當形成一套嚴格的監控與監督制度,從操作流程和統計報表及時發現問題,這樣才能做到周副司長所説的“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發改委領導6日公開批評物價局工作人員編造數據,多年的“傳説”原來是真的。

  統計數據注水、造假等現象,不是三兩天的事情。物價指數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正如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所講,一些數據是估計、編造所得,導致事實價格未能正常反映,影響決策。

  物價是統計宏觀經濟數據的基礎。近些年老百姓一直抱怨,為什麼物價指數總是和人們的真實感受有明顯差距?統計部門一直不厭其煩地解釋,這是錯覺,或者乾脆説物價指數對市場價格的反映存在滯後期。總之統計數據是科學可靠的,錯不在統計部門。如今總算有官員承認,老百姓的感覺還是有些道理的,並非憑空臆測。

  經濟數據要經得起檢驗,物價等數據必須先過品質關。相關部門拿出來的物價數據不僅要經得起菜市場的檢驗,還得經得起宏觀市場的檢驗。對此,應當形成一套嚴格的監控與監督制度,從操作流程和統計報表及時發現問題,這樣才能做到周副司長所説的“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此外,還應進一步搜尋和反思統計數據造假的源頭。統計數據出現注水、造假現象,一方面和基層工作作風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先計劃後統計”等政策指令、政績衝動密不可分。例如,中央提出經濟增長速度要“保八”,這原本是一個努力發展的目標,但到了地方和各級部門,卻成了必須嚴防死守的任務——有條件的要上,沒條件的創造條件也非上不可。做不到怎麼辦呢?那麼只有在數據上動手腳,在紙面上完成任務了。統計是一門科學,讓統計數據遷就地方政績需求,不胡編亂造才怪。

  既要保證統計數據經得起檢驗,又要迎合經濟發展目標,二者必然有矛盾。

  只有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數據造假之風才能消停。這邊發改委官員表示要嚴查數據造假行為,那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已表態説:“從全年來看,物價控制在3%左右應該是有基礎的。”又想“保三”,還不能閉門造車。我希望,假如到時候物價數據不如預想的那麼樂觀,有關方面能夠把真實的情況晾出來給大家看。

  數據造假影響經濟決策,經濟決策有時反過來也會影響統計數據。因此,經濟數據要經得起市場和歷史檢驗,還得讓相關政策經得起統計科學的檢驗才行。(魏英傑)

[責任編輯:高斯斯]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