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獨”頑固分子、民進黨民代沈伯洋。(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大陸公安機關日前對“臺獨”頑固分子、民進黨民代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在島內引發高度關注。8日晚間,央視新聞播出近8分鐘專題報道“起底”沈伯洋,其中有專家受訪提到,“在國際社會,我們可以利用國際刑警組織等一係列的國際組織,紅通等一係列追捕的措施,在全球范圍內對他進行抓捕”。節目並向“臺獨”分子喊話:“收手吧,否則下一個是你”。
大陸釋出的“全球范圍抓捕”信號再次重擊“臺獨”分子驚恐的內心,除沈伯洋照例佯裝鎮定地叫囂外,臺陸委會則試圖煽動島內“恐中”氛圍,妄稱“相關操作未來可能擴及所有臺灣民眾”,以此拉普通民眾下水。
只不過,民進黨當局這次的算盤沒有打響,他們低估了臺灣民眾的清醒程度,其過去擅長操弄的“恐中牌”這次不靈了。在相關報道的留言下面,臺灣網友清一色選擇與“臺獨”分子劃清界限。
有人留言“個人造孽個人擔”“我們又不是沈伯洋,有什好擔心的?”“別把其他2300萬人和他綁在一起,其他臺灣民眾沒有拿美國人的錢!”有人反問陸委會,“所有臺灣民眾都在‘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上嗎?”“把所有臺灣人都說成沈伯洋,除了操作‘恐中’‘仇中’‘抗中’以外,沒別的功能了!”還有人直指“陸委會才是恐嚇臺灣民眾及認知作戰的元兇”。
網友評論
除了戳破臺陸委會妄圖拉大家墊背的伎倆,不少人也對民進黨當局謀“獨”禍害臺灣表示強烈不滿。有人喊話民進黨“放過臺灣人,我不要‘臺獨’,‘臺獨’不要綁架我”,還有網友喊話把沈伯洋之流“抓回大陸去,臺灣少點亂!”更有網友建議“把所有‘黑熊’‘青鳥’統統通緝,否則一開戰全跑了,誰負責拿掃把捍衛臺灣?”
這顯然不是臺陸委會想看到的局面,但卻是民進黨當局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這顯示民進黨當局的“抗中”“恐中”牌已然失效,長期以來對臺灣民眾的“臺獨”意識形態洗腦徹底崩盤,“臺獨”路線在島內越來越得不到認可。
臺灣民眾之所以會做出如此反應,根本原因在于看清了“臺獨”的本質,厭惡在民進黨“抗中保臺”操弄下,島內社會長期形成的對立對抗氛圍、充滿風險的臺海形勢、停滯不前的經濟發展。面對未來,臺灣民眾更加趨于理性,不願再被綁上“臺獨”戰車,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才是主流民意。
島內近期發布的一項調查,恰好印證了臺灣社會的這一民意變化。臺灣“美麗島電子報”日前發布民調顯示,60%的臺灣民眾不同意“兩岸最終難免爆發戰爭”的說法,在兩岸衝突與戰爭議題方面,對于“若有必要願為臺灣犧牲生命”的題項,53.2%表示不同意。有分析指出,這反映出臺灣社會整體“畏戰情緒”升高,“願為臺灣一戰”的決心明顯下滑,更多民眾傾向相信兩岸仍可維持和平發展。
針對“如何維護臺灣安全、防止戰爭爆發”議題,58.3%受訪者支持“恢復兩岸談判與放寬民間交流”,僅28.2%讚成“增加軍購預算強化防務”。分析指出,多數臺灣民眾已不認為“多買武器”能保障安全,也不完全信任所謂“倚美抗中”的策略。
這一調查再次表明,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已不相信民進黨“抗中保臺”的鬼話,他們認清了“臺獨”的危害,認識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是未來的出路。這也正好說明了,為何這次面對陸委會的拉攏,臺灣網友會出現一邊倒的“拆臺”行為。
沈伯洋赤裸裸地從事分裂國家犯罪活動,大陸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合理合法,是反對“臺獨”分裂、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義必要之舉。相關司法執法行為,只針對極少數涉“獨”言行惡劣、謀“獨”活動猖獗的“臺獨”頑固分子及其實施的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不針對、不涉及廣大臺灣同胞。民進黨當局故意將廣大臺灣民眾與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混為一談,目的是恐嚇民眾,暴露的是其心虛膽顫。
“我們不是沈伯洋!”臺灣民眾已經用選擇告訴民進黨當局:“臺獨”分子犯下的罪,只能自己扛。(文/望東南)
[責任編輯:李寧]